安利基金会主席颜志荣回顾基金会过去五年成就
中国儿童营养问题十大关键词发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及一系列的儿童营养改善措施的出台,相关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2‰,其中13%与营养不良相关。目前我国还有4000万儿童生活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在贫困农村地区,有超过30%的孩子,现在仍然面临营养不良的困境。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发布的“中国儿童营养问题十大关键词”指出,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数据表明,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农村是城市的3倍;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农村是城市的2-3倍,贫困农村又是一般农村的1.5倍。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落后于城市同龄儿童。
同时,“隐性饥饿”即膳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在贫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而贫困正是造成儿童营养摄入不足的根本原因。“隐性饥饿”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不易被及时发现和重视。如缺铁性贫血可使孩子的平均智商低5-8分;缺碘可使孩子平均智商低10-15分;缺锌可导致偏食、复发性口腔炎、性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营养健康教育方面,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居民营养科学的知晓率偏低,老师和家长普遍不具备营养均衡的意识和知识;食品安全方面,贫困农村地区“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辣条现象”等影响食品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给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和隐患。
营养不良问题不仅导致了国家每年近4%的GDP损失,并且在人口中产生着代际传递,造成贫困-营养不良-贫困的恶性循环。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系列研究显示,全世界1.65亿儿童由于营养不良而造成生长迟缓,导致大脑认知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发育不全,使得他们成年后的劳动效率降低,从而带来新一代的贫困。通过营养改善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更显示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长远价值。
上一页下一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