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农村 正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7-17 00:09

  

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安徽宏村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破解乡村振兴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举措。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文化振兴要坚定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是我们搞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尊重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前提。

  乡土文化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文化。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系列价值观念,如家庭为本、尊祖尚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以丰补歉等,都是人文精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儒家文化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不仅维护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良好秩序,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强韧而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乡土文化不仅起到了“孕育者”的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的作用。近代以来,尽管中国乡土文化屡次遭受磨难,但其文化精髓并没有丧失,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并在新时期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乡土文化涵养呵护着宝贵的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不断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外,还留下了曲阜“三孔”、万里长城、中国大运河等众多文物古迹,古琴艺术、木版年画、剪纸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散落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世界遗产53处,排名世界前茅;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列缔约国首位;15个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居世界第一;形成了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文物和非遗保护体系。依托这些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奇迹。

  乡土文化闪耀着色彩斑斓的独特魅力。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兴起,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以愈发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沧桑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憔悴,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世所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伦理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伦理本位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基础。费孝通认为,自古以来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乡土社会是由“波纹宗亲网”构成的呈现为“差序格局”的礼俗社会。尽管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传统的乡土环境已不复存在,但是广大乡村仍然是“熟人社会”,乡土的“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乡土社会的伦理文化传承了下来。在乡村社会中,乡民交往将伦理关系作为重点,有着各自固定的伦理位置与道德角色,并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伦理文化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乡民人心不可替代的力量,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是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撑。基于乡村社会的文化特点,通过深入挖掘伦理文化,积极发挥乡规民约、道德规范等的约束作用,进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乡村自治体系。

  生态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引领。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强力支撑。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老子“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知常曰明”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知和曰常”强调生态平衡观念;“知足寡欲”强调适度消费观念。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更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形成了村民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并融入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生态道德、生活习俗等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有助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

  文化创意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作为一种特有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一样,越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文化创意,往往能够推陈出新,点石成金,把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唤醒,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同时,文化创意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可以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比如,文化创意可以与农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场、乡村营地、农业庄园等;可以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公园、乡村文化生态博物馆、艺术村等;可以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草柳编、中国结、工艺品生产等;可以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来说,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巨大,效益显著。文化创意日益成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化供给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条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大力改善经济条件,还要加强文化供给,活跃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来说,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从城里回归的年轻人生活不习惯、不适应。因此,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增加文化供给,要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围绕留住人、吸引人做文章。一方面,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广泛组织优秀文艺作品进农村、进社区,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让留在乡村的人安心,让回报乡村的人有信心。另一方面,注重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加强文艺培训辅导,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展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激发丰富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

  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战略选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必要保障,必须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

  四

  振兴乡村文化要立足当代中国乡村现实,推动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在广大乡村融合会通,焕发勃勃生机。

  辩证取舍是基本方法。不可否认,乡土文化中有一些糟粕的成分,个别地方存有封建迷信活动,甚至还有不孝父母、不管子女等不良行为,以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但乡土文化绝不等同于落后、愚昧、保守,不能一概否定,其主体价值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坚持把辩证取舍作为基本方法贯穿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旗帜鲜明地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积极支持和引导村民维护公序良俗、崇尚义德勤俭。不断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尊重差异是基本态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广大乡村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为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对待多样化的乡土文化,必须承认其客观性、包容其差异性、理解其独特性、掌握其规律性、发掘其合理性,才能使乡村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尊重各个民族,就要尊重各民族创造的文化;尊重农民群众,就要尊重各地农民拥有的乡土文化。以多样化为美,只要符合中华文化立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都应当给予尊重、予以支持。

  因地制宜是基本手段。“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村文化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全国如此,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县也是如此。应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

  对资源禀赋丰裕、产业支撑较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应坚持高点定位,立足良好经济基础和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文化振兴示范样板,全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特色资源类乡村,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探索设立村庄建设保护红线,推动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促。对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空心化比较严重的乡村,应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改变乡村精神文化面貌、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文化民生。

  五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鼓励敢想敢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依靠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绘就乡村文化建设美好蓝图。

  坚持全面动员与有序推进相结合。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养成的过程,对待乡村文化振兴,我们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不可一哄而上、一味追求快、搞成新的“大跃进”。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时间服从质量,稳扎稳打,久久为功。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追求短期速效。要全面动员政府、社会组织、村庄和农民等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各方面活力和能量,共同为乡村文化出力添彩。

  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两大引擎。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依靠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两类主体,运用政府手段和市场运作两种方式,依托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两种资源,形成支撑合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到工作中,要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服务效能;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文化产业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要挖掘用好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通过产业发展让农民脱贫致富,让农民愿意在乡村扎根,吸引城市人才到乡村创业,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坚持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浓厚氛围。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亿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和政府制定一切乡村文化振兴措施都应该从调动和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把坚持农民主体体现在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导、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唤起农民文化自觉,形成文化习惯,自觉投身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必然要求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要牢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穿乡村文化振兴的始终,处理好文化铸魂与物质塑形、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确保乡村文化振兴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前进。(作者:王磊,系山东省文化厅厅长)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