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哪些模式更可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史玉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普遍较低,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效益,成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暑期,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组织100多名师生,深入各地乡村,重点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土地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并完成了相关案例报告和专题报告。近日,多支调研团队在该项调研成果交流会上展示了各自的调研成果,并为如何提高农业效益提供建设性意见。
社会化服务统种统收分管模式:
双方各司其职,实现双赢
十九大报告在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那么,以何种形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生产效率更高,更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利于农户和经营主体增收?
调研团队调研的吉林省榆树市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几年采用统种统收分管模式,成功提升了生产效益,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
据调研人员介绍,大川机械种植合作社位于榆树市新庄镇,成立于2011年。头两年,合作社只流转了50多公顷土地种植玉米,规模较小,之后发展一波三折,直到2014年年底,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才达到了100多公顷。因为流转费用负担重,合作社负责人孙大川想推广土地托管,但农户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大多不愿意接受。
孙大川感到很无奈,但一年后,事情出现了转机。调研人员介绍说,2015年底,孙大川在专家启发、指导下,决定尝试一种全新的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种统收分管模式。不同于土地全托管,在分管模式下,合作社负责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销售,收取一笔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农户则负责提供生产决策意见,进行田间监督管理,收成多多赚,收成少则少赚。许多农户觉得不会亏,很快与孙大川签订了合同。合作社服务的土地一下子达到200多公顷。2016年和2017年,统种统收分管模式让合作社和农户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调研人员介绍认为,在统种统收分管模式下,合作社和农户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与土地流转后经营和土地全托管相比,分管模式降低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双方的经营风险,而且由于明晰了双方责任,把农户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环节当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和精细化相结合,较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经过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发现,2017年,农户自家经营每公顷利润为5000元左右,而统种统收分管模式下,每公顷利润超过了1万元,效益增加了一倍……统种统收分管模式可以实现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值得政府扶持推广,当然要因地制宜。”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5种模式: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许多地方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走出了土地规模经营的一些新路子。
“农民的智慧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最根本源泉。”这是调研人员在安徽蒙城县调研后的感受。蒙城县是皖北重要的产粮大县,土地肥沃,平原广阔,但也存在人多地少、土地细碎化的现象。从2013年,该县用了两三年时间,通过互换并块等方式,实现了户均一块田。土地零碎化难题解决后,土地规模经营迅速发展,并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我们发现,他们有5种规模经营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整村流转,企业经营,以乐土镇双龙村为主要代表。经过一块田改革后,该村农户原来的小块土地变成了大块,原来的七八块土地变成了一大整块。村委会出面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约,并通过招商引资,与农业企业签订土地的租赁合同,把土地租给企业经营,从而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
第二种模式是村社合一,自主经营,以蒙城县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代表。在这种模式下,村集体和农户共同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再对接相关企业与公司开展订单生产,向公司提供各种农作物或粮食。农户在获得每亩地最低收益800元的基础上,还可以参与土地的二次分红。
第三种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股东牵头成立的禾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代表。村集体出面与禾兴合作社签订长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农户则以社员的身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蔬菜种植和加工,并与公司联手,将蔬菜销往海外。目前,合作社经营土地约4000多亩。
第四种模式是土地托管,以蒙城县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代表。在这种模式下,村委会主要起到统一和联络农户的作用,并提前一年与农机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农忙时,农机合作社直接向农户提供农机服务。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农机合作社的生产效率,使农户节约了种地成本,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第五种模式是返租倒包,以立仓镇为主要代表。立仓镇是蒙城县最贫穷最偏远的一个镇,为了推广稻虾共作模式,由村集体将土地从农户的手中进行集中,再由蒙城县投资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公司开发后,再将土地返租给农户进行经营。在立仓镇,通过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农业经营收入比原来增加了3~5倍。
“这5种模式各有优劣,但有共同特点。”调研人员介绍说,首先,选择何种经营模式,都是在村委会主导下,与村民协商确定的;其次,在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过多干预,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和财政方面的支持;第三,5种模式都充分保障了农户的利益;第四,5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
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提升融合水平,形成乘法效应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调研人员以此为主题在四川省华蓥市进行了深入考察。
华蓥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近年来,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调研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样本和案例。
“我们选择了几个案例。”调研人员介绍说,这些案例的主角既有村集体又有新型经营主体,其产业发展和关联模式分别为,高顶村的天麻种植、竹笋加工和乡村旅游;五家坳村的青翠李种植与采摘;广安蜜梨公司的蜜梨种植与休闲旅游;海棠博览园的海棠花种植、海棠深加工和农业观光,等等。
“这些案例呈现的产业关联度和融合层次是不一样的。像高顶村,虽然有一二三产业,但产业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处于割裂状况。”调研人员介绍说,在有的村庄和新型经营主体中,产业之间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关联,但还未达到深度融合的层次,只能产生加法效应,无法形成乘法效应。
“相比之下,海棠博览园就更好地体现了产业融合。”调研人员介绍,位于华蓥市禄市镇、占地2000多亩的海棠博览园,始建于2015年。作为第一产业,他们种植了海棠、紫薇等花卉和苗木,培育了多个香型、多个品种的海棠花,还打造了一个湿地公园,实行种养结合;作为第二产业,他们对海棠进行深加工,研发了海棠果浆、海棠酒等系列产品,使产业链得以延伸;博览园的第三产业是利用种植的各种花卉吸引众多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博览园围绕花卉做文章,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共同发展,提升了产业的融合水平。这就有望形成乘法效应,即产业间任何一个环节的价值增值能带来整体的价值成倍增长。”
如何才能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调研人员认为,首先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连接机制,最好能够把村集体和企业结合起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其次,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来选择产业类型;第三,应该充分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探索出更多形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第四,地方政府应该破除整体区域发展对个体的制约,还应该破除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减少对经营主体积极性的制约,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切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