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法治 正文

牵住乡村治理“牛鼻子”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6-03 11:29

中国网中国视窗(文/马军 马怀雄 田志林)“一支红袖标队伍、一名法治副主任、一处法治宣传阵地、一次法律广播、一张信息防控网、一次社情民意会”。近年来,剑阁县在全力加强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坚持以“六个一”乡村治理为核心,以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平安建设、提升农村治安防控能力、法润民主剑阁示范乡村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为法治剑阁、平安剑阁打造出一片和谐的农村新天地。

创新法治信仰“新思路”

“如今,村里治安明显好转,2015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偷盗现象,大伙儿日子越过越顺心!这些功劳还得记到我们村的红袖标队员和法治副主任头上,”近日,记者在剑门关镇双鱼村采访时,当地村民称。

而在双鱼村村干部看来,要想办好村里的大小事情,得靠党员干部发挥“领头羊”示范作用,村民建立符合村情民意的制度,通过红袖标、法治副主任强化村干部及村民的法治意识,切实增强村民自觉自愿维护一方平安的责任和担当。

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剑阁县在全县536个村(社)建立红袖标队伍,形成了红袖标队长、队员、户长的“三位一体”治安防控网络,并由政法干警对口担任村委会法治副主任。“红袖标”队伍的日常职责主要是:发现、收集各类治安安全信息,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应急救援、义务消防、纠纷调处,宣传防火防盗、防邪防毒、交通安全、防事故隐患等知识。

开启服务群众“直通车”

由于牵涉村委会,剑门关镇双鱼村村民李映芳最近因为土地边界问题感到烦恼不已,令她后怕的是担心参与调解的乡镇干部“打帮腔”,便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到村委会,李映芳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观看了法治文化展板。最后,李映芳打消了法律诉讼的念头,自主选择了3名当地的“土专家”参与调解,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李映芳说,通过学习主张维权程序,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疙瘩,而且还掌握了不少法律常识。

“法的实质就是讲道理。理通了,群众就服了,矛盾也就好解决了。这个‘理’不好讲,关键是部分群众对一些镇干部有偏见,认为部分干部在解决问题时存有偏见、失之公允。”

剑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明学说,剑阁县在每个村建设一处平安法治宣传阵地,通过法治广播等载体,延伸法治宣传服务终端,用生动活泼的漫画、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传播有机结合,让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之余潜移默化的接受法治文化熏陶,让群众养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实现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常态化和便捷化,从而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激活法治乡村“正能量”

“老安啊,事情已经出了,要及时处理才是好出路!”今年3月28日,剑门关镇的3名调解员来到大房村六组安全武家,就网格员反映的一起劳资纠纷案件进行调解。

“真是太好了!要是以前,老百姓要解决劳务纠纷等,不知要跑多少路、找多少政府部门才能解决。如今,只要将发生在身边的矛盾和纠纷反映给网格员,就可在短时间给予解决。”前往剑门关镇处理耕地纠纷的村民何彬告诉记者。

近年来,剑阁县极力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梯次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在乡村主要道路、关键卡口安装视频监控。同时,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研判会,将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认真梳理,并“对症下药”,努力实现社情民意研判“零差错”,大幅提升村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今,法治文明之花正在剑门大地绽放得更加璀璨、耀眼…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