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视频点播 正文

34 平民视点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1-21 22:37

(原标题:34 平民视点)

——杨伟光口述央视改革历程

34 平民视点

口述:杨伟光编著:刘世英

34 平民视点

点击查看原图

        作为推进央视纵深改革的重点之作,《新闻调查》在正式开播之前,节目团队经过反复商讨,终于确定了“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的栏目定位。社会性,即所选择的题材应该是被社会普遍关注的;故事性,即构成《新闻调查》栏目主体内容的应该是承载着丰富信息的事件,并要求事件的多元化和完整性,富于变化和冲突;调查性,即记者运用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同时,在运作机制上,《新闻调查》 采用制片人制,并以策划为先导,以编导为主体,以记者、主持人为栏目形象,形成稳定有序的程序化生产模式。

  以探究事实真相和揭露内幕为主要宗旨,《新闻调查》这一定位本身就代表着不确定性和报道的难度。所以,在采访报道和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把握好“度”更显重要。在这一点上,评论部的年轻人做得非常好。采访的角度:不以“无冕之王”自居,取而代之的是平民视点、平等交流。以往的电视新闻,很多记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总喜欢以“无冕之王”自居,习惯用居高临下,甚至审问的语气向采访对象提问,从而导致双方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交谈状态。可想而知,这会是怎样一种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采访效果,也给受访群众造成采访记者盛气凌人的坏印象。但《新闻调查》不一样。像王志、王利芬、董倩等,他们在采访中始终都是以“平视”的视角面对采访对象。无论你是乡村的老百姓,还是掌握实权的政府要员,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身份:被调查对象。比如《羊泉村记忆》中,女记者董倩与50年前遭受日军性暴力侵害的老人万爱花同坐在农家小院内,万爱花说起往事,情绪激动地哭起来。这时候,董倩一言不发地伸手去轻轻抚摸老人布满老茧的手,这一画面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新闻调查》中,这种“平视”视角的运用随处可见,这也是其让观众倍感真实亲切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像王志所说:“平视是要还原真实,让他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的真实意愿表达出来。”采访的力度:不只是就事论事,更是透过表象挖掘本质。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有力度才有深度。的确,作为深度报道栏目,怎能没有力度!那么,力度是什么?是能够捕捉到事件要害点的敏锐,是敢于往深层次挖掘事情真相与本质的勇气,也是切中时弊、直指要害的责任。

(原标题:34 平民视点)

netease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