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视点】路网建设的滇中样本
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1月12日,滇中新区东片区内的空港大道(中段)、嵩昆大道(一期)正式通车。这两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将承担起片区内10大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兼顾长水机场集疏运和部分货运交通联系功能。随着这两条主干道通车,滇中新区东片区,特别是小哨核心区将迎来更佳的发展机遇。
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两条道路的片区带动能力大于通行意义。这两条道路建设中所采用的PPP模式、全省最高标准市政道路、首件制、四方监管等高标准和创新举措,不仅对滇中新区三年1000公里路网建设行动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而且对全省的道路建设也具有样板意义。
创新融资 用不到5亿撬动百亿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要求,滇中新区全力推进三年建设1000公里路网行动计划。
为解决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滇中新区创新融资渠道,在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广泛采取PPP模式。其中,嵩昆大道、哨关大道成为省级PPP示范项目,空港大道(中段)成为国家PPP示范项目。
作为滇中新区首批规范化操作的PPP示范项目,空港大道(中段)节约了10.59亿元的建设资金。这笔钱是如何省下来的?
记者了解到,空港大道(中段)项目概算投资为20.6亿元,按现行融资成本测算,在新区财政可以承担的贷款年限内,本金加利息共需支付39亿元左右。但以PPP模式运作,滇中新区设定39亿元的拦标价,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招选社会投资人。最终,通过招投标程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以28亿多元的包干价格中标成为空港大道(中段)工程PPP项目的社会投资人,中标可用性服务费总额比拦标价低了10.59亿元。
对此,滇中新区规划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建管一处处长孙志勇认为,新区之新,在于创新。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创新采用PPP融资模式,用不到5亿元的政府资金撬动了140多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资金撬动比例达1:30,有力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通过这种模式,在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缓解了新区开发建设的财政压力,对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启动期和关键期的滇中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内外兼修 以高标准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1月12日,空港大道(中段)、嵩昆大道(一期)同日通车,这两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道路备受关注。
由老昆曲高速公路嵩昆段“变身”而来的嵩昆大道在建设中创新利用了老昆曲高速的路面,竣工通车的嵩昆大道(一期)工程前瞻性地预留了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通行位置,地下还配建了每公里成本4000万元的智慧综合管廊,不仅让天上地上管线全部入地,避免“马路拉链”,也为今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此外,综合管廊里的水仓、雨水收集系统以及人行道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的使用,让建设中的海绵新城既注重“面子”,更注重“里子”。
诸多高标准工艺的集合使嵩昆大道(一期)成为目前我省建设标准最高的市政主干道,而精心设计挑选的路灯、悉心构筑的绿化景观,也为滇中新区的第一形象大道添色不少。
空港大道(中段)则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细化在工程质量的把控上。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平整、路基建设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市政道路;同时,项目在全省道路建设中率先实施项目“首件制”,即每一道工序都建设了一个标准样板,让工人对照标准样板精准施工。因为建设标准高,建设成本也增加了5%~10%。
该项目总工程师杨再兴介绍,空港大道(中段)投入的施工、建设、监管人员较多。以工程质检员、质控员为例,原来每两公里工程需要投入一位质检员、一位质控员,现在每一公里工程就需要一位质检员、一位质控员,通过增加管理、监管人员,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高标准建设。作为核心区主骨架的空港大道,未来将有几十条“毛细血管”般的支线路网与之相交,高质量建设的空港大道也将用“硬身板儿”担起这份重担。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