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向平王鹏飞)“要不是法律援助帮俺,这儿事也不知道得拖到啥时候才能解决。”日前,面对回访的平顶山市湛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该区曹镇乡银王村村民王某哽咽着说。
今年夏天,王某在近郊打工时两个手指被压断,索赔无果的情况下,他带着未愈的伤痛找到了村里的法律援助联络员王三星,王三星将情况汇报给区法援中心主任郭晓,从而得到了法律援助。王三星又帮助王景新收集户口信息、证据材料,以及住院病历、票据等等,协助律师做好起诉准备工作。最终,王景新获得5万余元的赔偿。
“我们这里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像王景新这样免费‘打官司’的农民,如今不出村,就能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湛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郭晓说,这项法律援助便民长效机制的建立,就是要让打不起官司的群众打得上官司,让不会维权的群众找到正确方式进行维权。
近年来,该区贯彻维权就是维稳的工作理念,在辖区6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选聘热心法律援助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担任联络员,构建起区、乡、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联络员开通了联系电话,发放了便民联系卡,使工作人员与群众很快打成一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
该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联络员与基层群众“离得近”、“喊得应”、“跑得勤”、“情况明”的优势,及时宣传相关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引导弱势群体依法维权,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陈明智在该区东铁炉村担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已有3年,该村群众遇到法律上的问题,总会找他咨询帮忙。“不少群众遇到困难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我们就为他们填写申请材料,提供相关证明。”陈明智说,能让老百姓“讨个说法”少走弯路,是他最大的愿望。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以非诉讼方式受理各类民事纠纷568次,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86起,为群众挽回损失90余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案件109起,受维权农民工230余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