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投诉举报 正文

合工大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背后:校区改革之争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10-08 04:28

合工大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背后:校区改革之争

合工大宣城校区行政楼一楼大厅内,教职工住宅项目海报介绍相关优惠。

合工大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背后:校区改革之争

8月14日,合工大宣城校区行政楼一楼大厅内,摆着多个楼盘的沙盘模型。

合工大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背后:校区改革之争

近日,合工大宣城校区内,图书馆建设尚未完工。按照之前的规划,这栋建筑本应在3年前完工。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 摄

近日,一封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的公开信,将合肥工业大学推入舆论漩涡。

漩涡中的两人,一位是举报者,合工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大勇;另一位是被举报者,合工大校长梁樑。

这封《关于梁樑同志弄虚作假申报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的校内公开举报》,核心内容是朱大勇对梁樑申报相关奖项弄虚造假,用他人成果进行报奖的举报。尽管这一举报材料很快被合工大校方发出的情况通报认定不实,但舆论并未平息。

朱大勇对这份情况通报的调查过程提出质疑。也有媒体刊文指出,对于这种举报不能自说自话,盖棺论定的真相应当来自相关细节的全面公开,来自上级主管部门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

时隔十多天后,朱大勇再次出手,他称自己近日将赴北京向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申诉。至于是否有新的证据,他说已不需要。8月12日,朱大勇对新京报记者称,他已在北京将申诉材料上交。

漩涡的另一端,在8月5日向新京报就被举报一事作出回应后,记者多次与梁樑取得联系,但他一再表示,“抱歉,现在不能发声。”

回顾整个事件,朱大勇感慨说,“是一场闹剧,又是一场悲剧。”

副职实名举报正职,这场罕见的举报风波究竟由何引发?被视为朱大勇与梁樑矛盾发源地的合工大宣城校区,缩招千人、专业减半的背后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举报未了局

8月10日下午,合肥市一家咖啡厅,朱大勇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位51岁的学者身材瘦削,方脸,肤色黝黑,鼻梁上被眼镜压出深深的凹痕。

合工大正面临的这场风波,始于朱大勇对梁樑实名举报信的公开。

在举报信中,朱大勇称,梁樑的报奖材料多处造假,“效果亮点”中列出的成果绝大多数与他毫不沾边。例如,材料中提到“2013年以来,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500余项”,而2013年梁樑还在中国科技大学。

梁樑对新京报记者回应称,“什么叫之前的成果呢?只要是职务行为,把时间说清楚了,合工大的成果都可以用,所有的部门都知道我的任职时间。”

目前,举报风波的双方各执一词。而问题的焦点在于,职务行为是否意味着,现任校长申报奖项可以使用前任校长在任时取得的成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微博)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学术界经常出现“包装报奖”的问题,包括把以前的成果算到现在,把别人的成果算到自己头上等。熊丙奇表示,这个问题在高校中已见怪不怪,所以没有引起大家注意。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网络上便有《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弄虚作假 骗取荣誉》的帖子出现,署名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代表”。

但帖子未能得到舆论广泛关注。直到朱大勇的实名举报信公开后,这一事件才进入公众视野。对于这封同样质疑梁樑在申报“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上弄虚作假的帖子,朱大勇向新京报记者予以否认,称非自己所发。

一位高校的副校长,缘何做出实名举报自己顶头上司的举动?

“我不是冲冠一怒干出这事来。”朱大勇说,举报一事与他未严格按照请假程序,离校赴宣城抗洪救灾有关。

朱大勇说,他曾短信向合工大书记袁自煌请假,被要求书面请假,但因时间紧张未等到书面批复便赶赴宣城抗洪救灾。而在他离开期间的校党委常委会上,他的名字从会议纪要上被校领导划掉。

这让朱大勇在情绪上无法接受。

但有分析认为,朱大勇此举系被人利用。不过,面对记者的提问,朱大勇予以否认,“不存在的。”

有趣的是,在朱大勇实名举报梁樑一事曝光后,宣城市政府于8月5日在官网上刊发消息,题为《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朱大勇带领技术专家一行5人来宣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这则消息除了提到朱大勇于7月8日至14日到泾县、绩溪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指导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以外,还提到:朱大勇同志在宣城校区工作两年,与宣城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当宣城遭受罕见洪水灾害时,主动投身到宣城市抗洪救灾工作中。

在同事眼中,朱大勇的行为让人有些无法理解。合工大宣城校区一位行政人员表示,尽管早就知道梁樑和朱大勇两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但是远没想到矛盾竟达到了如此程度。前述人士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拿这么小的事情来进行实名举报。

对于自己举报的目的,朱大勇强调并非是要搞倒梁樑。但他希望上级部门介入后,此事能有一个结果。

“败走”宣城校区

除了评奖争议之外,朱大勇和梁樑更深层的矛盾和博弈,在于对宣城校区的治校主张。在朱大勇这封举报信里,提及的另一个内容,即是梁樑不顾宣城市政府强烈抗议,强行对宣城校区作重大调整,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合工大宣城校区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宣城市政府共同建设。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在这里,学生可以拿到与合肥校区同样的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朱大勇曾掌舵宣城校区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受到在校师生“亲民”、“勤奋”的评价。合工大官方网站的相关报道显示,朱大勇首次以合工大副校长、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身份亮相,是在2013年12月18日。去年12月,他去职宣城校区管委会主任。

对于有人将宣城校区称为朱大勇“独立王国”的说法,朱大勇并不认同。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大勇参与和见证了宣城校区从小到大的成长进程。提及当年在宣城校区的工作,他用“创业”来形容当时的情形。

梁樑与朱大勇的矛盾,在梁正式就任校长前便已开始积累。朱大勇说,梁樑在成为校长候选人之后,便在外面开会时提到对宣城校区进行调整的想法。

朱大勇称,2015年7月,在梁樑就任合工大校长的第一天早晨,他将一份宣城校区党政联席会议的报告交给了一些校领导。

朱大勇不认同梁樑的想法,也不愿去执行。去年9月,心生退意的他写了首诗,“两载寒暑行方舟,一夜风雨知落秋。浪高滩险混不觉,明年花开在归途。”

梁樑就任校长5个多月后,朱大勇主动要求离开宣城校区。

2015年12月25日下午,宣城校区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校党委、校行政关于宣城校区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由于工作需要,朱大勇同志不再担任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宣城研究院院长(兼)。据一位参加了那次大会的老师回忆,当时挺突然的,会议是当天通知,此前没有其他迹象。

离开宣城校区之后,朱大勇的分管领域变更为位于合肥本部的翡翠湖校区。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内部人士看来,朱大勇被“架空”了。因为和独立拥有一套班子的宣城校区不同,翡翠湖校区的校务工作基本上都由合工大本部的校领导直接管理。

校市合作裂痕

梁樑就任合工大校长1年后,对宣城校区作出调整。今年,宣城校区面对本科生的招生人数,由2015年的3000人降为2000人。专业也被砍掉近半,由2015年的30个减至16个。这一调整,被朱大勇用“胡闹”来形容。

对于梁樑宣城校区改革不满的不止朱大勇一个人,宣城市政府也对合工大对宣城校区的调整作出了极力抗议。

宣城市政府近日向媒体证实,就合工大宣城校区调整招生计划一事,他们在今年6月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两次发函至合工大,并抄报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

在《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立即重新审定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招生计划的函》中,宣城市政府用“十分震惊”来描述他们知道宣城校区将招生计划降为2000人之后的反应。

该文件称,3月11日,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教育厅、宣城市和合工大三方联席会议上,宣城市对宣城校区招生计划同意做微调,但强调不能将原3000人做太大调整,保底为2500人,不能造成宣城校区的资源浪费。

这封发于今年6月1日的文件还称,宣城市在4月20日再次致函合工大,请求尽快协商宣城校区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事宜,宣城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直等候合工大校领导来宣,并随时等待消息赴合工大商谈,但至今没有接到回应。

但宣城市政府对此事不愿多谈。近日,新京报记者来到宣城市政府,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拒绝接受采访。

事实上,正出现裂痕的宣城市政府与合工大,曾有过一段“蜜月期”。

据宣城日报报道,2012年11月1日,时任宣城市委书记童怀伟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创建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市委市政府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以创新的勇气,大胆采取宣城市负责建好学校、合工大负责办好学校的“交钥匙”合作模式,开创了高等教育发展市校合作的共赢新路。

从这个校市合作的模式来看,宣城市政府在学校的发展问题上并不具有决定权。

宣城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国平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合工大宣城校区招生规模如何调整,决定权确实不在宣城市这一层面。但他强调,学校是合工大和宣城市合作建成的,宣城市委、市政府自然会对它未来的发展、定位有一些建议和想法。

慢下来的“宣城速度”

衍生出诸多矛盾的合工大宣城校区,承载着宣城市的“大学梦”。

2012年9月17日,宣城校区正式开学。这天的宣城日报撰文指出,一年时间,建成一所大学,并投入使用,这是宣城市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被称为“宣城速度”。

官方资料显示,宣城市政府系宣城校区的“金主”。宣城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作协议》的决议显示,“同意我市负责建好宣城校区,无偿交付合肥工业大学。同意市政府在征地拆迁之外,筹措18亿元人民币用于宣城校区建设。”

宣城市新闻网2012年的一则报道显示,宣城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0万㎡,工程建设2011年启动。根据规划,一期建设时间为2011年至2012年,二期时间表为2012年至2013年,三期建为2013年至2015年。

但项目建设远不及规划中顺利。宣城市政府2015年1月发布的文件显示,二期工程于2013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对比规划时间可以发现,二期工程的开工时间为2012年,开工时便已推迟1年。

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开工延迟,也引发了竣工的延期。

宣城校区官方网站今年7月发布的简介显示,目前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对比规划的时间可以发现,二期工程的竣工时间为2013年,至今已推迟3年,仍未全部完工。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宣城校区发现,目前该校的图书馆仍在建设之中,而这本应3年前完工。

在宣城市教体局针对网帖《合工大宣城校区是不是要撤了?》的回复中,宣城校区建设放慢速度显而易见。

该回复提到,“我们的工作原则必须由超常规做法转入新常态的轨道,后续建设陆续稳步推进。”

改革是与非

对于宣城校区的调整,校园内外有着不同的声音。前述受访的宣城校区内部人士赞同缩招,在他看来,宣城校区的承载量确实不够。

他口中的承载量,主要针对该校区的师资资源。他说,许多老师都来自合肥本部,常常需要将课排满,赶到宣城连续授课两天后再回合肥。

目前,合工大宣城校区官方网站的首页上,仍挂着一则发于今年4月的教师招聘启事,招聘人数为100多人。同时,官方也在创造条件留下教师。宣城校区行政楼一层大厅中,摆着多个教职工住宅项目的沙盘模型,一侧摆着写有优惠条件的海报。

宣城校区教务处一位老师对以学生家属身份咨询的记者称,“只是减招,对其他的没什么影响。”

合肥当地一位熟悉合工大的媒体人士则认为,该校区第一批毕业生今年已经毕业,校本部可能对学生的业务能力有所担心。另外,“减招可能只是权宜之计,问题还在。”

对于宣城校区改革一事,合工大校长梁樑始终不愿发声。8月13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合工大宣城校区多位管委会副主任,对方也均婉拒了采访。但合工大新闻网上的一条校园新闻,传达出校方对此事的态度。

在今年3月底的宣城校区全体教师干部大会上,合工大副校长、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玉程称,学校正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把宣城校区办得更好。在这个会上,他提到了宣城校区的两个调整:一是把教学与校本部打通,由相关学院承担;二是对招生规模作暂时调整,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实行差异化发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相比,宣城校区撤掉了16个专业,其中有15个合并到了合肥校区,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汽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新增加了自动化和英语(精品课)(商务)2个专业。

从撤掉的专业中,可以部分窥见梁樑的调整思路。

宣城校区内部人士评价,朱梁两人的分歧在于,朱大勇希望按照原来的模式,把宣城校区做大做强,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而梁樑的想法是,宣城校区应与合肥校区一体化发展。

问及这个观点,朱大勇摆摆手,微笑着拒绝对此作出评论。

尽管外界议论纷纷,但合工大校方始终保持沉默。有消息人士透露,学校内部打了招呼,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新京报记者近日联系该校多位师生,多以不方便、不了解等理由婉拒采访。

这场副校长实名举报校长的风波,犹如扔进漩涡中的石子,旋即消失不见。但宣城校区面临的问题,在这次风波中浮出水面。

宣城市的“大学梦”,仍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向前走。

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 实习生 卢心语 安徽合肥、宣城报道

(新京报)

自动播放

教师实名举报校领导受贿 借培训之名带家属旅游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