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浙江省消保委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持续走高,售前售后问题多发。
2018年浙江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汽车及零部件投诉3185件,依旧属于投诉高发区。其中质量问题投诉1095件,占投诉总量的34%,其次依次为合同问题、售后问题、虚假宣传、价格问题、安全问题和假冒问题。
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1)质量问题。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仪表盘等主要部件在使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漏油、漏气、怠速不稳、表盘不准等问题;(2)售后问题。如不履行三包服务,车辆出现问题后多次送修仍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故障等;(3)合同争议。合同中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不对等,违约责任约定不清,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不能按合同有效维权;(4)经营者欺诈。如将二手车当新车卖,擅自篡改行程表、属于事故车而不告知等;(5)承诺不兑现。购车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赠送车载导航、加油卡、免费提供贴膜、车内装潢等优惠或补贴不兑现,加装、赠品以次充好等。
原因分析:(1)部分售后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维修技术差,汽车维修行业不够规范,导致售后问题频发;(2)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相互推诿责任,使得部分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3)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分辨能力有限等特点,实施对事故车、报废车进行改造后销售,擅自篡改二手车里程表等欺诈行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4)部分4s店为了长期留住顾客在销售车辆时推出一些终身服务项目,一旦4s店倒闭,厂家或其他4s店不愿接手此类服务,极易引发群体性纠纷;(5)对于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和承诺没有记入书面协议,且缺乏录音录像等佐证,导致举证困难。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汽车销售商要树立谁销售谁负责的责任意识,依法诚信经营;加快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与发展,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之类价值较高的商品时应选择正规、售后能力强的经销商购买,尤其是购买二手车时要格外谨慎。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