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投诉举报 正文

海螺水泥集团深陷“实名举报风波” 被指利益输送问题突出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2-27 15:01

本报记者 张家振 北京报道

7月3日,原本是海螺集团离退休职工王建国(化名)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案二审开庭的日子。最终王建国以“需调取多份证据,无法在开庭之前完成取证”为由申请延期开庭,申请延期时间为一个月。

就在同一天,一封附有200余名离退休职工签名的实名举报信流出,公开举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600585.SH)及其高管存在利用海螺员工持股会、海螺集团工会假借海螺集团公司改制名义,发动员工用违规资金共1.23亿元违法投资,进行高额分红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早在2015年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在对海螺集团进行专项巡视后就发现,海螺集团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突出,以及职工合法权益受损、基层职工待遇低等突出问题。

对于离退职员工实名举报及股权纷争案的进展,《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海螺集团办公室和监察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海螺水泥董秘办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尚未关注到具体事件,了解情况后再作答复。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未获进一步回复。

实名举报风波

离退休员工在实名举报信中表示,海螺水泥及其高管利用海螺员工持股会、海螺集团工会假借海螺集团公司改制名义,发动员工用违规资金(海螺集团担保贷款)等共1.23亿元违法投资荻港、枞阳、池州和铜陵海螺水泥等沿江四公司,进行高额分红套现。

“海螺集团的高管采取一系列涉嫌侵吞、私分国有资产、设立离岸壳公司等违法的资本重组,违反以前披露内容而增持海创投资股份,进而转移境内资产到海螺创业控股这一境外壳公司等手段,从而实现海螺创业控股在香港上市。”实名举报信称。

对于离退休职工实名举报的初衷,一位已经退休、现居上海的海螺集团原职工告诉记者,离退休职工之前也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一事,但至今未能解决。“主要是因为集团改制后退休待遇极低,而部分高管通过改制持股获得了巨额利益,很多离退休员工心理不平衡。”据其介绍,其退休工资每月只有2460元。

据知情人士介绍,近日部分海螺集团离退职工进入公司总部,要求与高层人员进行面谈协商,但公司无人出面。该人士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当天部分离退休职工在办公楼大厅被公司工作人员拦住了上楼的通道,现场还有特勤人员维持秩序。

离退休职工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源于多年前的改制。资料显示,2002年,安徽省政府决定对海螺集团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试点,转让部分国有资产以筹集资金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金和解决复退军人安置资金问题。后经安徽省财政厅、经贸委安排,并经安徽省经贸委批准同意,用解除海螺集团国有职工身份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工效挂钩的工资结余共38052.8611万元,出资设立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创公司”)。

海创公司的股东由海螺集团工会、宁国水泥厂工会、白马山水泥厂工会和海螺型材公司工会及8名公司高管组成,参与海螺集团改制的员工为海创公司内部职工股受益人。最终,2003年海螺集团注册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其中,安徽省投资集团拥有51%的股权,为国有法人股;海创公司拥有49%的股权,为社会法人股。

此后的2008年7月27日,海创公司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集团公司改制身份置换员工经济补偿金返还及股份管理规定》,若员工与集团或所属子公司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离开公司,其未计转的期股由公司全额无偿收回,离开公司的员工不再是海创公司的股东,不再享有海创公司任何股份和分红。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