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小记者争相提问演讲嘉宾。
京华时报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介绍采访注意事项。
小记者在采访参展学校的招生老师。
提问结束后,小记者找采访对象胡雄一签名。
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小记者正在认真提问。
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理想又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努力?4月9日,第七届京华国际教育联展举行,来自9所学校的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的小记者组成了20多人的采访团到现场进行报道。小记者们以“理想”为主题进行采访,提问不同领域的“大咖”,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采写素材,开启了一场关于追问理想的对话。
□活动背景
新闻人做导师培养未来人才
“新闻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应了解并有所提升的“公共素质”。为此,由京华时报发起,联合各大中小学共同开办“京华少年新闻学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头脑、自信的表达、流畅的写作为目标,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
从去年开始,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的记者、编辑等一线采编人员走入学校、走上课堂,亲自授课,为学生们讲解新闻采访与写作。
小记者们还直接对话了北京市教委发言人李奕、清华宣传部长张佐等教育领域重量级嘉宾,也走进科技馆,采访全国大赛,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学生们除了积极举手提问,嘉宾们的个人经历,也为学生们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
如今,少年新闻学院的课程已经进入了第三期,京华时报十多位采编人员已经与学生们进行过面对面的教学。在少年新闻学院的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报纸制作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份报纸的产生,学习标题的制作,了解摄影图片的拍摄。老师们生动的事例和课程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小记者们对新闻有了最基础的认识和喜爱。同时,京华少年新闻学院也组织了大量的实地采访,对小记者们的采访能力进行锻炼。
□活动现场
9校小记者组成超强阵容
4月9日,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的小记者来到展会会场,开启他们的寻找理想之旅。这些小记者们来自中关村三小、和平里一小、育新小学等9所学校,总数达到了20余人,可谓规模空前。
采访开始前,小记者们还到联展现场进行“热身”,询问国际学校的校长,出国留学是否一定是实现自己梦想最好的方式。最初,小记者们还有些羞涩和胆怯,但是,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参展老师的认真回复,慢慢也减少了紧张情绪。
在采访间内,正式的采访背板,整齐的椅子,一切都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采访环境。被采访嘉宾以正式的答记者问的方式接受小记者采访,这让很多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的学生感到既紧张又激动。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不少小记者都提前做了功课,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有的还将想提问的问题列了提纲,做了周全准备。还有的小记者甚至带了专业的录音笔,各种准备工作一点都不含糊。
中英文采访难不倒小记者
在当天,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共安排了4位采访嘉宾。其中,第一位采访嘉宾孙玉红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也是哈佛全球校友总会亚太区主任。因为曾经的哈佛求学经历,小记者们都在积极举手提问,完全不亚于正式的新闻发布会。采访过程中,嘉宾也顺便“采访”了小记者,询问学生们有哪些爱好,来自哪些学校。有几位英文不错的同学还大胆地用英文进行提问,询问哈佛的校训及学习情况。孙玉红耐心地听完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小记者们关心哈佛
校园是否漂亮,询问选拔学生的过程,还关心孙玉红职业的每次选择。除了孙玉红,来自西班牙的华裔胡雄一也在现场就语言问题与小记者交流。原来,胡雄一常年生活在国外,最擅长的是西班牙语,小记者们还现场学习用西班牙语问好,已经丝毫没有紧张的情绪。胡雄一擅长网球,还曾就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体育官员。体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受到了小记者的关注。胡雄一分享了体育对自己和子女的改变,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令现场笑声不断。
战地记者吸引小记者目光
在4位采访嘉宾中,1980年出生的冉维因为曾经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担任战地记者长达14个月,这样不一般的经历令小记者的提问非常热闹。
“你会害怕吗?”“当战地记者平时是怎么出门的?”“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样,父母担心你的安全吗?”冉维也认真地回答:做记者是自己的梦想,他一直积极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作为记者,发生战争,他因为职责所在会毫不犹豫选择前往现场。
对于战争,冉维也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小记者们分享。原来在战争国家出行需要低调,绝不张扬。战争到底什么样?冉维也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他说,有一次自己正在房间内工作,突然感受到地砖鼓起,如波浪般前进,然后听到剧烈的爆炸声。有一次,他看到对面河上有红点缓慢移动,初到战地的他并不清楚这是什么,后来发现这是从远方射来的子弹在夜空中飞行,小记者们也随着这样的回答而惊呼。
来自瑞思英语的黄为贤则从小有个飞行梦,但是空军招飞时,因为身高超过了2厘米,让他与梦想擦肩而过,但是他后来成为了飞行学校的招飞主任,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实现了飞行的梦想,因为发现很多中国飞行员的英文水平不好,又转行进入了教育领域。
现场,小记者们除了积极提问,还争相与采访嘉宾合影,要签名,非常热闹。
□小记者来稿
在本次采访活动中,我们并没有要求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的小记者写作一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稿,而是根据实地采访的心得,结合“我的理想”主题,记录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有的被嘉宾的经历折服,有的有了自己新的目标,有的对长大后的职业有了懵懂的期待。
第一次采访
采访采访真可怕,
上了大巴我就害怕,
担心这又担心那,
与伙伴们聊天缓心情。
到了酒店好气派,采访间在三楼,一楼好多个老外,还有许多宣传单。
到了时间上楼去,采访间又大又明亮,准备的问题多又多,但是一个也没问出来。
第一位是孙教授,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同学们积极地问问题,我却呆呆地坐在那儿。
掌声迎来了第二位嘉宾,
那是一位战地记者,
同学们个个向他请教,
问完问题还是要签名,
我还是什么都没问。
第三位嘉宾是个外国人,
英文、中文,还有西班牙文,
我好好好失望,
因为我还是没问到。
最后一位下了台,我们开心地回到学校,我虽然没问到一个问题,但我还是非常地开心。
中关村第三小学南校区四(3)刘蕙慈
做好每一件事争取上哈佛
今天,我第一次当上了小记者!从知道这件事开始我就很兴奋,期待着这一天快快到来。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今天我们的小记者团队一共采访了四位老师,每一位老师的经历都是丰富多彩的,而他们对待每一件事都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知道可以当小记者后,我第一件事是默默地采访我自己。我问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想了半个小时,我的答案是: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花草树木都会慢慢长大?为什么鸟类、虫子、鱼类、动物等都要慢慢长大呢?为什么人类也要慢慢长大,甚至衰老呢?我问妈妈:您对我的最大期望是什么?妈妈边切菜边回答: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你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然后我又采访了爸爸,爸爸边工作边回答:希望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而在今天,我跟着有经验的小记者哥哥姐姐们,听着他们采访四位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位——孙玉红老师。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现任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亚太区主任。有位小哥哥问:哈佛大学美不美?她说:哈佛校园很美,整个校园是没有围墙的,像一个小镇。我很想亲自去看一看,但我又不想用爸爸妈妈的钱去,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大学,去亲身体会一下其中的美。还有,我想进了哈佛大学,是不是就离我的理想更近了一步呢?好吧,就从今天开始吧!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争取考上哈佛大学!
和一小二七班王炫丁
不断努力朝理想更近一步
4月9日是我十分激动的一天。作为中关村三小“小不点通讯社”的一员,我参加了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的采访活动。当天共有四位嘉宾到场,他们真诚而热情地回答了所有小记者的提问,而我也勇敢地问出了我想提问的问题。
这四位嘉宾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前新华社驻伊拉克战地记者冉维。做一名记者,是冉维一直的追求和理想,虽然他知道这一工作很危险,家人和朋友很担心他,他依然坚持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巴格达驻外的工作中,他把自己和同伴打扮成当地人,用当地人破旧的车作为采访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还有一位嘉宾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他是前美国加州飞行学院大中华区招飞办主任黄为贤。他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但是他的身高是1.83米,飞行员
的身高上限是1.81米,他仅仅以0.02米之差遗憾地失去了实现飞行员梦想的机会。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飞行工作的渴望,转向去做培养未来飞行员的招生工作。
虽然每位嘉宾的工作经历、理想追求都不同,虽然追求理想的道路困难重重,但他们始终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克服困难,朝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听到嘉宾们的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教师。我知道做一名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需要有一颗宽厚爱人的心。我现在正在学习软笔书法,不断练习写作,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很多喜欢的书。同时我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同学受伤,没有铅笔橡皮时给予我的帮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定会朝着我的理想一步步接近。中关村三小二年级3班季家泽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神奇的魔术师,而父母却希望我能当一名白衣天使,去减轻病人痛苦,服务大众。姥姥、姥爷想让我当一名教师,去教书育人,为祖国的未来培育更多优秀人才。爷爷奶奶想让我当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为祖国的强大、边防的安宁做出贡献。
之前我从没亲眼听过没见过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这次参加京华时报的国际学校联展,我以小记者身份与成功人士正面交流,受益匪浅。接受采访嘉宾有:孙玉红老师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原北京奥运会国际公关项目全球负责人,现任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亚太区主任。冉维老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在巴格达分社担任战地记者14个月。胡雄一老师,曾任英国皇家
网球协会导师,英国国家青少年运动中心总监,联合国教科文担任体育官员。黄为贤老师,前美国加州飞行学院大中华区招飞办主任,拥有蓝天梦想。
每位老师的经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对理想有了崭新认识。孙玉红老师让我体会到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理想,实现理想的关键是要认真、努力、扎实地做好当下每件事,理想的实现需要平日的积累。冉维老师的战地记者经历更让我震惊,面临枪炮的危险、高温的煎熬,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会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讲述过程更是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环境的艰苦和恐怖,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真是天壤之别,更激发了我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育新小学三年级三班李鑫
插上翅膀的理想
今天,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京华时报少年新闻学院小记者采访活动。我们采访了四个不同行业的精英,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追求梦想的过程。
温文尔雅的孙玉红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孙老师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原北京奥运会国际公关项目全球负责人,现任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亚太区主任。孙老师在回答中谈道:“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它就是让我们尽最大努力去追求真理,接近真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要怕辛苦!”一直以来做一名伟大的医生或律师是我的梦想。因为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可以帮助病人;律师可以惩恶扬善,可以为弱小的人据理力争。妈妈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法学院和医学
院都是最难考的学校!想要实现我的理想,不是那么容易,必须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孙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指路的明灯。虽然我们现在要付出许多的努力,但是将来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孙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哈佛大学的优美环境和学习氛围。哈佛大学是一座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大学,它无论你的家庭背景、性别和种族,只要你努力,你都有可能进入学习!学生们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在睡觉,剩下的时间他们都在不停地读书学习!我认识到连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在拼命地读书学习,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读书呢?!
今天的采访,就像给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为了早日振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王府外国语学校四年级卢之山
如何实现理想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一名科学家,而有的人就想成为一名飞行员。理想很宏大,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时又会觉得理想很遥远。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拿破仑,他小时候的理想是要成为一名军人。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当军人就当呗,到时候去报名参军不就行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拿破仑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做了非常出色的准备。当时法国部队里的军粮是黑面包,黑面包是一种粗粮,吃起来口感很差。而拿破仑出身贵族,日常饮食都是吃白面包的。拿破仑对他妈妈说:“妈妈,从今天开始,我要吃黑面包。”原来,他是要让自己养成喜欢吃黑面包的习惯。不仅如此,拿破仑还刻苦学习,尤其爱好数学,因为他知道,数学知识对部队行军作战非常重要。
这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让我理解了,我们仅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像拿破仑那样,把理想付诸行动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同时我也知道,不可能人人都能像拿破仑那样去做。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带着问题,我们在4月9日的“京华国际教育联展暨京华少年新闻学院2016年首次采访”活动中,采访了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亚太区主任,原北京奥运会国际公关项目全球负责人孙玉红老师。孙玉红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上完大学后先当新闻记者,然后又成功考取哈佛大学研究生的人生经历。她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你们不用太操心长大后能做什么,只要努力地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或者工作做到最好,充分享受人生每个阶段的生活乐趣,到时候你的理想自然就会实现了。”中关村三小万柳部五八班潘子昕
你的理想是什么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你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有理想吗?”第二个问题“我的理想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的理想实现了吗?”好啦!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来找找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很成功的新闻记者,自从参加了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后,我慢慢开始发现真正实现我的理想并不容易。
4月9日上午,我跟随学校的京华少年新闻学院来到采访地点:希尔顿酒店。一进酒店,一种寂静立马围绕在我们身边,大厅里,有人看书,有人玩手机,却没有人说话。这给我们又增添了许多紧张的气氛。我的座位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第二个,按拍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位置。采访开始了,我努力举手,却经常不被叫到回答我的问题。我的手开始发酸,开始发痛,可我依然举着手,终于到我了。我站起身,简单地做了个自我介绍后问:“请问您遇到过一些突发情况吗?如果遇到了,您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而战地记者的回答却引起了我的深思,“当然遇到过,每个记者肯定都遇到过阻挡理想的困难,我就有一次……”
阻挡理想的困难?对呀!每个人都会有理想,但随时都会出现阻挡理想的困难,但只要有着坚定的决心,继续抱有希望并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突然间明白了理想的意义。
就这样,随着活动结束,我也收获颇丰地回到了家。我收获的不仅是从采访中了解的一些新的消息与知识,还有采访获得的意义,更让我了解了记者的辛苦与不容易。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南校区五一班黄晓桐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感谢您访问京华网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