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内蒙古一研究中心拖欠工资 记者采访被骂“二百五”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30 13:58

  5月25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就读者反映的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与临时工签合同、办保险、拖欠部分工资一事,到内蒙古大学逸夫楼四楼采访该中心负责人张若芳,这位教授竟称:“你这个二百五记者,你有什么权利采访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欠农民工工资,我欠保险,直接上法院起诉我呀,这样就OK了。”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5月25日消息 记者齐晓英

  “我在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了四年,期间该技术中心有两年没跟我签合同,也没有给我上保险,每次我要求上保险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搪塞我。期间,由我出面雇佣的多名临时工,至今不肯给他们结算7000余元的工资。”昨日,庞先生致电本报反映。

承诺上保险迟迟未兑现?

  据庞先生介绍,2012年4月10日,他在内蒙古大学的一名孙老师的介绍下,来到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在试验农场机械设备室当操作员,2013年5月,全权负责试验农场的工作。

  “当时去的时候,他们说给我上五险,试用期3个月,每个月工资2100(元),试用期满后,我就问孙老师保险的事情,孙老师说需要领导张若芳的签字才能办理。”

  2012年9月份,庞先生再一次询问保险的事情,等到的答复是:“张若芳正在和内蒙古大学人事处协商,很快就会有结果,就能上保险了。”

  庞介绍,“2013年3月份,领导张若芳回来开会说,合同聘任我和另外两名员工,还承诺未上保险会想办法补偿。”事情又拖到2014年。

  “2014年初,一家外面的公司给我们上了保险,向领导张若芳问2012年和2013年保险、津贴等事宜,她说给补偿,但是之后便没有了结果。期间,跟我同期和之后进来的人都纷纷离职,我再次问保险、津贴等事宜,张若芳说‘中心就不应该给你们上保险,我不是法人,你想哪告哪告去。’”2016年2月29日,庞先生辞职离开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

负责人质问记者:你无权采访 赶紧走人

  “马铃薯中心在内蒙古大学南校区有一块实验田,期间会雇佣一些临时工切种薯,收获季节捡土豆装袋,筛选土豆,装卸土豆等,2015年10月份欠了临时工7000多(元),一直到现在都不肯给结算。”为了要回临时工工资,庞先生曾要求过劳动仲裁,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记者多方调查得知,临时工索要工资时,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曾要求临时工办理建行卡,临时工没有办理,拖欠工资一直没有领到。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此前与庞先生同在此中心工作的吕女士,吕女士称她之前与庞先生是同事,并证实之前没有与中心签合同,也没有解决保险问题,之后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014年与外面的一家公司签的合同上的保险。“我很早已经离职了,对于临时工的事情不太了解。”吕女士说。

  针对庞先生提到的问题,昨日上午,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电话向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张若芳咨询,张若芳电话中称让记者下午到内蒙古大学找她。

  当天下午2时30分,记者前往内蒙古大学逸夫楼四楼寻找张若芳,学校的一名老师告知,张若芳还未到校,2时45分许,张若芳来到办公室,记者向她表明来意询问事情原委,张若芳却称:“你这个二百五记者,你有什么权利采访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欠农民工工资,我欠保险,直接上法院起诉我呀,这样就OK了。”

  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张若芳称,“你马上登报,爱找谁找谁去,我就等检察院,你有什么资格来了解,你没有资格来找我。”

  交谈中,张若芳指着记者称:“我没有义务回答你,我有权利和义务不理你,你赶紧走人。”

  记者查询网上资料显示,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张若芳,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0月,依托于内蒙古大学,中心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针对此事,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将继续关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