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滚动报道】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杨牧源:辛苦啦,记者同志!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11-26 05:04

【滚动报道】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杨牧源:辛苦啦,记者同志!

8日上午,2016记者节云南全媒体聚焦好记者、好故事、好作品报告会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举行。会上,8名记者讲述了工作中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属于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杨牧源的故事——

【滚动报道】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杨牧源:辛苦啦,记者同志!

杨牧源 云报全媒体记者 蔡飞 摄

听了这个题目以后,可能有人会说:谁不辛苦啊?工人农民更辛苦。的确如此,可是有的辛苦是看得见的,而有的辛苦却是看不见的,记者就是这样,在一般人的眼里,记者风风光光,可以天南地北到处走,可以采访许许多多奇闻异事。可是,新闻稿件背后的辛苦他们是看不见的。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讲两个我的小故事。

2009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采访、拍摄工作。阅兵正式开始前,参加阅兵的受阅部队方阵、演员方阵和所有记者,都要在天安门广场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演练。为了不影响群众正常出行,演练都是在安排夜里进行。有一次,由于连续数天的演练,我是又累又困。在群众演员轮换时我不知不觉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到身边有动静,可又迷迷糊糊睁不开眼睛,只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别把叔叔吵醒了,让他多睡一会”。于是我使劲睁开眼睛,看见有数百名童声合唱团的小演员已经站好了队,我觉得自己非常狼狈,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躺在地上睡觉。这时候,有位老师过来对我说:记者同志,你辛苦啦!我还没有反映过来,排山倒海般的歌声就响了起来:祖国、祖国,生日快乐!

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每个记者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我的位置是在核心区天安门金水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有一个同行跟我开玩笑说:“这个位置拿出去拍卖,标几百万都有人愿意出”。是啊,能在这样重要的时刻站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对于记者来说,一国之内,几人而已,这的确是一个终身难忘的记忆。当然,其中的辛苦也是同样难忘的。每次演练从晚上八点钟开始进场,连续工作达十四个小时,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才能撤离,而撤离时还要背着数十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徒步几公里,我们都说,这样的辛苦程度,快赶上铁人三项了。尽管如此,去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时隔六年,当我再次站在金水桥拍摄上时,我依然无怨无悔。

2014年8.3日,云南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龙头山进行紧张的采访后,因为红石岩堰塞湖随时有可能溃坝,我们又马不停蹄赶往红石岩。在我们之前,还没有人登上堰塞体。我们搭乘武警部队的冲锋舟来到了堰塞体上,上面全是巨大的石块,根本无路可走,于是我们就像登山运动员一样,在巨石上攀登。八月的鲁甸,天气十分炎热,而红石岩这种干热河谷地带,气温更是高达40多度,置身其间,就好像在蒸笼了蒸一样难受,我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喊:山体崩塌了!循声望去,只见已经崩塌的山体,由于强烈的余震再次发生崩塌,好像半座山都朝着我们扑了过来,完了!我心想,“快跑”,有人大喊,这时我才如梦初醒,可到处都是石头,往哪儿跑啊?我赶紧躲到一个大石头后面,一阵巨响过后,我们幸运的躲过一劫,就在惊魂未定时,猛地一下,我发现我的身旁还躺着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我又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采访。由于进来的急。我们也没有带水和干粮,到中午两点多了,我们又饥又渴,后来是武警战士把他们的干粮匀了一点给我们,对我们说“辛苦啦,记者同志”。

采访结束后,我们依然坐冲锋舟返回,在堰塞湖中央时,我看到一只鸡站在一堆杂草上,当地人说,这只鸡可能已经这样,在水里漂了好几天了。我想,也许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它,它才这样顽强地坚持着。我们当记者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我们时刻牢记着记者的神圣使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虽然每一篇稿件的背后,是无数记者艰辛、汗水甚至是生命的付出,可是我们勇于担当、我们无怨无悔。

这里我想引用几句舒婷的诗作为我演讲的结尾: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