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执政为民 正文

假如我是县委书记(3)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03 11:06

【关键词:为民】

王忠:“唯有民,方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权力来自人民,执政地位也靠人民来拱卫。县委书记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民众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党的执政地位才有牢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陈国宽:假如我是县委书记,要树立“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县委书记作为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直接面对的是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这就决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县委书记要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公仆情怀,心系民生疾苦,心中始终装着百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地多为群众办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切实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方红城:竭诚开导民心、启迪民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作为县委书记,我将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方向,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目标,时刻关注民生,事事重视民生,竭力改善民生,用心保障民生。

王孺:既要站得高,也要沉得下。作为全县的“一线总指挥”,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带头坚定不移地向中央看齐,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的精神,把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而同时,也要沉下身子“接地气”,深入基层吸收“养分”,通过明察暗访、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这样既可以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又可以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指导全县工作。如此,站得高、沉得下,才能打好全县工作之根基。

方红城:扶贫脱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政策措施成败的唯一标准,统筹算好民生账,分清轻重缓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实打实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服务、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业有所从、困有所济、劳有所得。在精准上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多见真效,让全县群众生活更美好、喜笑颜开。

【关键词:实干】

彭晓宇: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主政者贵在知之”。作为县委书记,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是重要职责。只有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决策思想,才能保证决策正确。“水用舟,陆用车,涂用楯,沙用鸠,山用欙”。决策前,必须要真正摸清本地区的发展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能“五根指头一样长”,照搬照抄或直接套用改革经验,这也是“谋事要实”的要求。在具体改革中,要多调研,在了解清楚本地问题后再作出安排部署,要按脚找鞋、“量体裁衣”,而非削足适履。“鞋大鞋小,穿了才知道”。要敢尝、敢试,敢创新,大胆探索,闯出路子,创出经验,走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之路。

 彭晓宇:求真务实、实干兴县。 古人云:“为政贵在行”。假如我是县委书记,我会着重在“实”上下功夫。两军对垒,空谈丧失战机;市场竞争,空谈错失商机;治国理政,空谈贻误时机。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必须以务实肯干的作风推进工作,切实做到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只求未雨绸缪、在兴县大项目、大投入、大建设和民生有新突破。要狠抓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四有”等要求提高本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干部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重视文风、会风的改变,通过终结文山会海提效率,精简文件升质量。要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多渠道、多方面听取百姓心声,有问题有矛盾不遮不捂,以疏代堵。要进一步加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利用微信,各级政府网站及时、权威、全面、准确发布政务信息,积极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促进政务信息加速走入“阳光季”,提高党委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杨鹍鹏:县一级是落实各项政策的聚集地,落实抓不好,一切都白搭。所以,如果我是县委书记,抓落实就是我工作的主线。如何抓落实?调研是首选途径;如何才能了解掌握真实情况?不打招呼不要随同的随机调研是良策。敢于在抓落实过程中“得罪人”就是要敢于打破原有的工作方法,不看“布置的风景”,不听奉承的话语,敢于在调研中多提问题,让履职不到位的人“没有位”,如此形成上行下效狠抓落实的“惯性”,执行力才会强。

【关键词:发展】

陈国宽:假如我是县委书记,要树立“时不待我”的发展意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一个地方面貌改变,关乎一方百姓福祉,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县委书记是决定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少数,是基层发展的“一线总指挥”,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发展经济、加快转型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申木京:县委书记要有“高低”观。要想富,先铺“路”,县委书记要善为全县人民开拓“小康之路”。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离不开的是“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之时,县委书记务必要有“高低”观的思想意识,既能向高级专家请教发展思路,向上级领导获取支持地方发展的“政策之宝”,又要会低下头,向当地干部了解全县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向当地群众真心实意的征求意见建议。善于综合考虑,对招商引资进驻的企业应该是“高产量、低排放”,“高效能、低污染”,对群众带来的好处是“高收入、低支出”这样一种引资模式。

县委书记要有“远近”观。无论发达的县还是贫困的县,都会存在离县城较远和离县城较近的村组、街道、社区,肩负着“领头羊”的县委书记,务必要会“远近”兼顾,不管是在深入调研,还是在项目投资、政策支撑方面,都既要“照顾”城区附近的人民,更要“关心”离城较远的山区人民。在发展规划方面,要能高瞻远瞩,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规划方面,要考虑人口增长速度和当前公众需求,杜绝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协调好改革与发展,政绩与环保的关系,注重“远近”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王孝国 程静:GDP是衡量一地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区发展,民生生活。以往每届领导都有自己的“宏伟构想”,一旦提拔,下任接着“构想”,如此“断层式”的构思模式,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县委书记要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坚持,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把“一次性经济”转为“可重复利用经济”,不把发展经济看成是短期任务,而是作为长远战略;发展经济非一日见效,需久久为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气度。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