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执政为民 正文

执政为民方能任人唯贤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19 11:4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社会环境。的确,兴旺事业,关键在人。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以更宽的视野和胸怀广开进贤之路,大批地选拔使用优秀干部。

  任人唯贤,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干部路线。无论是搞革命和建设,还是搞改革与发展,党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只有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才能把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到党的事业中来,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领导骨干和宏大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干部政策时,就把任人唯贤提高到用人路线的高度: “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 ‘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 ‘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其本质区别在于,是用人为公,还是用人为私。为公,则正确,是兴旺国家和民族的用人路线;为私,则不正确,是危亡国家和民族的用人路线。

  坚持任人唯贤,不仅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选人用人,本就是为公的事情。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要干事,要工作,要创业,都需要选用德才兼备的干部作为中坚力量,肩负使命,担当职责,胜任工作,完成任务。对此,我们先人们就有着极深刻的认识。 《资治通鉴·唐纪》中说到:“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从中国历史上看,大凡处于进步时期的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为了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大都要招贤纳士,广罗人才。诸葛亮曰: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治国方略时说: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对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来说,认识和境界应当在古人之上。

  坚持任人唯贤,同时就要反对任人唯亲。自古及今,为什么要力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呢?因为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用贤则兴,弃贤则衰,这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中国曾是一个家天下传统非常浓厚的国家,封建残余根深蒂固,但凡视权力为私有,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工具的掌权者,在用人上总是从私利出发,大搞任人唯亲,其结果必然导致人亡政息。在封建社会里任人唯亲的事屡见不鲜。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三足鼎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方略的较量,势力弱小的曹操能战胜势大力强的袁绍,就得益于唯才是举,群贤毕至。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原本也是人才济济,但他心胸狭隘,重亲弃贤。其子袁谭、袁熙、袁尚和外甥高干等,虽无真才,却委以刺史,各领一州地。关羽、张飞武艺超群,忠勇有加,袁绍却嫌他们是无名小卒而屡加斥逐,致使人心涣散,人才外流,最后兵败官渡和仓亭,吐血而亡。他死后其亲子们为了争权夺势,相互火拼,从内部瓦解。太平天国时,在平息杨韦事件中起兵靖难的石达开,尽管享有甚高威望,但不被洪秀全信任,并另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借以牵制石达开。这样两个平庸之辈列功受禄,干预朝政,最终逼走石达开,导致太平天国**大业由盛转衰。

  无数事实一再表明,任人唯贤还是唯亲,绝非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事关民心向背,事关江山社稷。从情理上看,任人唯亲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从理性上看,任人唯亲势必排斥或压制贤能,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无能之辈、投机取巧者有机可乘。尤为严重的是,还将导致各种腐败,损害社会风气,危害治国理政。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社会诸多腐败现象中,任人唯亲、裙带关系是危害最大的腐败。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 ‘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蒋介石败退台湾一隅后,在反思和总结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时,就很难看到这一点。而毛泽东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蒋家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 “我们共产党的章法,决不能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像蒋介石一样早晚要垮台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蒋介石一生成败很大程度在用人得失和循私枉法上,他深谙用人之道,也有一套让别人为其卖命的高招,他以 “忠诚第一,才德次之”为准则经营人事,按照亲疏关系来取人,甚至玩弄权术,结党营私;打打拉拉,分化瓦解;打压异己,巩固权力;任人唯亲,专权袭权。这套用人之术,确实使蒋介石在与各路军阀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争斗中获得“屡试不爽”的效果,但也导致其最终在政治上失败。

  坚持任人唯贤,重在贯彻落实。选贤任能,自古不易,根除任人唯亲,尤为不易。为了选贤任能,历史上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如今也探索和实行了一系列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保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就是为了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任人唯亲等不良用人行为的弊端。在干部工作上狠抓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选人用人,这固然必要,但万不可忽视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再好的用人制度,也要靠人去制定和执行。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是用人思想 (或用人意识)。用人者的思想意识决定其用人行为,其思想意识正确与否,将决定其用人行为是否公道,作风是否正派。

  坚持任人唯贤,根本的是要出于公心。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出发点,同时,也就有了一定的目的。用人思想意识决定和派生出的用人行为的出发点,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其最终目的也就只能是为公还是为私。共产党人的阶级本质要求就是大公无私,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选人用人,都应出于公心。只有出于公心,才能任人唯贤。出于公心选人用人,就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从党和人民利益需要出发把人选好用好。元朝的张养浩就曾说: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出于公心选人用人,就能心平而正,客观识人,正确量人,公正取人。明朝的薛瑄在他的 《读书录》中说: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私则如灯,只有一面,光不能遍照也。”这就是说,出于公心看待一切事物,包括识人选人,就会心明眼亮。出于公心选人用人,就能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克己奉公,公道正派,不循私情,不谋私利,不搞小圈子,不以个人好恶、恩怨、亲疏取人。出于公心选人用人,就要想方设法把人选好用好,就要寻求选人用人的科学方法,就要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就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

  【本文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一社区” ,点击查看原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