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用他83年的人生历程,回答了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为我们矗立起了立身、用权、干事、做人的明镜、标尺和丰碑,值得每个人真切感动、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身体力行。
当官不摆谱 树牢正确的地位观
学习杨善洲,一要破除“官本位”思想。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以做官、升官、保官为人生信条,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和地位,认为有官就有了一切。“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会无视岗位、职务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会把职务作为炫耀身份的黄金招牌,把权力作为谋私的工具和资本,把所在地区或单位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当作主人,视群众为呼来唤去的仆人;喜欢别人称呼领导职务,喜欢高高在上作指示、发号令;自认为高人一等,唯我独尊,自以为是,随便训人,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是:领导由公仆变成主人,群众则从期望转为失望。二要树牢公仆意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认为,无产阶级必须用社会公仆来代替社会主人,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恩格斯讲过,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则警告说,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官僚主义。我们党的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职责为人民服务,没有特权做官当老爷。把做群众的仆人视为人生准则,俯首甘为孺子牛,“只见公仆不见官”(朱德诗),应成为全体官员的座右铭,决不能颠倒主仆关系,把自己变成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三要树牢群众观。领导都来自群众,最终也将回归群众,理应扎根群众,以群众之心为心,以群众之难为难,围着群众转,与群众保持零距离、心灵通、言路通。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把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离开了群众的积极参与,蓝图再美好、规划再科学、思路再正确,到头来都是空谈。领导者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以,列宁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而要组织和发动群众,就必须“甘为民仆耻为官”(董必武诗),放下官架子、改变官习气、克服官腔调、转变官作风,把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跳动,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才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才更加富有“精气神”。
掌权不谋私 树牢正确的利益观
学习杨善洲,一要秉持正确的权力观。要明确: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之谓权之源,只能把权用在为党增光彩、为民谋福利上;正确用权才能造福人民,滥用权力只会造祸百姓,是之谓权之重;权力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权力越大、职位越高,承担的责任也越大。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谨慎用权、正确用权。必须秉持公权不私用、为官则为民的宗旨,而不是去谋自家的蝇头微利,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基于此,他才没有一朝权在手、便把名利捞,没有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有把苦心经营的林场占为己有。二要秉持正确名利观。奉献与索取,是人生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作何种选择,是检验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试金石。要明白为官之道不同于经商之道,领导活动不是个人赢利的经济活动,领导职位不是个人的名利场,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途。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抉择上,必须树立后者高于前者的理念,金钱名利轻如浮云,责任义务重如泰山,把实现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嘴不馋、心不贪、手不伸、眼不乱、耳不偏的“五官端正”的公仆;看别人享尽荣华,不会思绪浮动;看别人富甲一方,不会暗自神伤;面对白花花的银子,不会灵机一动。翅膀系上金坠的雄鹰不可能搏击长空,满脑子私欲的干部不可能履行好职责。当然,领导干部也是人,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但领导者的个人利益,只能获得政策和制度范围内应得的报酬,而不能谋取法律和制度之外的不义之财。要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纠正把勤俭节约视为寒酸,把艰苦朴素视为土气的误解。三要保持敬畏之心。法律是治国的根本,制度是执政的准绳。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领导干部是担纲履责的领头雁,应明白法律、制度对于治国兴邦、安民富民的重要性,崇敬榜样,学习先进,畏惧法律,遵守制度。否则,就会浮躁庸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官员个人也会身不能安、命不能保。然而,有的人却不畏法律敬鬼神、信风水,或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捷径;或做了亏心事,求菩萨逢凶化吉。领导干部一旦以经商之道为官,以经济学方式来计量个人的利害得失,试图把谋得领导职务视为个人暴富的金光大道,骨子里充斥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铤而走险,迟早要出事。要警醒和约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满足;在职务、待遇和生活上,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职责不忘怀 树牢正确的事业观
学习杨善洲,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建功立业的进取之心,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激情,珍惜岗位,牢记责任,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精神追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困难面前敢于开拓,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倡导和厉行“充满激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谨细致”的良好作风,大力整治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要与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颓废现象作斗争。二要倾注真诚、奉献真情、真抓实干。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亲历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和群众同干共苦,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用甘愿吃苦的精神带领群众改变面貌。三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改善民生,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发展是硬道理,富民是硬任务。坚持能力所及、群众所需、好事快办、特事特办,铭记公仆职责,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实事难事,最盼最急最有怨气的头疼事,涉及生活的闹心事;“对群众实行正确的有远见的领导”(刘少奇语),解决好关系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大事、要事。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把服务人民作为人生目标,追求工作范围最大化、工作效能最优化、工作成绩最佳化,把时间和心血投注在为民办实事上,争创科学发展一流业绩。
退休不褪色 树牢正确的信仰观
学习杨善洲,一要诚实守信。“在机关工作多年,家乡父老多次找过我,我也没给他们办事。但我答应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考察来考察去,还是为后代绿化荒山比较现实。” 这是杨善洲对种树的解释。为了一句承诺,他每天起早贪黑,把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千年而熠熠生辉。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治国方略:如果有军队、粮食和诚信3样东西,只能选择两样,那应舍弃哪一样?孔子说军队;如果剩下粮食和诚信,只能选择一样,那应舍弃哪一样?孔子说粮食。可见,在孔子眼里,诚信比军队、粮食更重要。常言道: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德的核心内容就是诚实守信。诚信缺失,就无德可言。人无诚不可交,人无信不足立。领导干部的诚信度,还关乎党和政府的信用程度。只有以诚待人、履行诺言、恪守信用,不空头支票满天飞,才能为群众所信赖,进而赢得民心、树立良好形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诚实守信尤其重要。二要坚定信仰。信仰,是人对某种理论、学说的信服和尊崇,是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作为行动指南;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苏格拉底认为,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还重要。技术性的制度缺陷容易解决,但与人心直接相关的时弊,却不是靠制度的设计就能轻易改变的。若礼义崩溃、世风贪鄙,则再精致和科学的制度,也会由于人的问题而出问题。领导干部出问题,并不是他们不懂法律政策,而是丧失了理想信念。古语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位还是退休,都要把自律放在第一位,把党的理想、宗旨、纪律,内化为自己的信仰,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都要保持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一种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意识,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情操;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三要坚守本色。坚守,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事。说简单,是它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然而,坚守一时易,坚守一世难。难就难在坚守的过程,注定会孤单,会遇到无数的诱惑、干扰和难以承受之重。正如马拉松赛,开始时同路者众,但随着路程的延伸,许多人就会选择放弃。选择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冲破了许多不解和孤独交汇的暗夜,才收获到的精神力量。只有注重坚守,才能不断校正人生航向、清洗身心污点、排除干扰诱惑,内心不迷惘、信念不迷失。任何人都有退下来的一天。特别是在生活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的今天,大部分人退下来后还有二、三十年光阴。如何使退休后的光阴不虚度、夕阳别样红,值得每个人深思。对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抉择:有的虽然坚守了大半生,但临退之前感到大权不在,赶紧捞一把,便冒出“59现象”;有的虽然退下来也发挥余热,但更多的是做做样子、表个态度,或赚点外快、捞点名声;有的在位时花说柳说、光辉灿烂,退休后心灰意冷、怪话连篇,甚至做出与身份不符的事。而杨善洲退休之后去造林,则是货真价实的拼命干,不计名利的无偿干。学习杨善洲,当然不必人人都去种树,但退休不卸责、退休不褪色、退休不退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继续奋斗、发挥余热,保持精神不垮、热情不减、信念不摇、本色不变,续写人生壮丽诗篇,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改革未有穷期,奋斗永无止境。对照杨善洲,就能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斗志昂扬。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