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领导干部有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和动力。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能力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对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的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职尽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把精力和智慧集中于为民谋利上,知其责、践其责、担其责,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一、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整个人生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责任。从法律角度上讲,责任就是一种义务,是相对于权利而言,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一种职责。通俗的说,责任就是我们份内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做好应该做好的每一项工作。责任意识,就是在清楚什么是责任的同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责任信仰、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能力认知、责任习惯等在内共同起作用形成的责无旁贷、一定负责到底的心理定势。
1.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养德,更可以树德
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这其中揉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受。这种道德感受在当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永负责任的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责任心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增加严谨的品格、获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更能鼓舞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有责任心的人,突出的优点是绝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他人的、人民的、国家的利益总是先于自己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对袖手旁观和负重前行,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责任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这种伟大的情怀往往同奉献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人说,责任心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具备了这种高尚的精神,就能提升领导干部的“德”,更可以树立领导干部的“德”。
2.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树立威信,巩固威信
一个领导干部的威信,来自于多个因素,有观点认为,要以德立威,以才增威,以廉生威,以勤出威,以公助威,以信取威,以绩状威,以情生威。这个观点对领导干部的威信来源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无论是“德”、“才”、“廉”、“勤”,还是“公”、“信”、“绩”、“情”,无一不与责任心的强弱紧密正相关。即使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有限,但强烈的责任意识一定会激励他不断地学习,不断满足工作对他本人素质的要求,当责任心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增长自己的才干。
3. 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什么有的人总爱干半截子工程,克服不了短期行为?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心浮气躁,耐不得寂寞,一味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老想着个人出名挂号?为什么有的人总是高高在上,沉不到一线,扑不下身子严抓细管?究其根源就在于缺乏责任意识。反之,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会心入、脑入、身入,踏实、扎实、唯实,耻于做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事情。显然,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良药。
4. 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创造优秀的组织文化
一个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必将会影响和带动一批下属和群众将工作的责任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说千道万事业心,九九归一责任感”。只有首先想干事,才能去干事、最后干成事;只有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强烈,中层管理者的责任心才会提升并长期坚持,普通员工的责任心才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强化并体现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之中。责任心可以为每位员工带来自信心和自尊心,良好的自信、自尊会带来员工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激励,从而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
二、领导干部怎样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
1.要衷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话已经是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是,“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却容易被人忽视。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而不应该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也不应该以本职工作经济效益低为托词,消极怠工。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全心投入地搞好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2.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就要敢于担当,敢于担责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勇于担当需要境界。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一项重要的素质,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内在修为。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和伙伴们一块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而别的孩子都跑掉了,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向邻居面对错误。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3.要培养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永往直前的意志
美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成才公式: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这99%的汗水,就是努力奋斗,就是百折不挠。而努力奋斗、百折不挠是意志坚韧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力量并不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执行力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对此,波斯著名文学家萨迪在《蔷薇园》中更有形象的说法。他说:“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替代不了的。大凡事业成功的领导干部和执行者,都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而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又来自于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4.要建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长期维持的制度体系
任何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在遇到复杂的问题和巨大的困难的时候,往往容易向后退缩。在这种情况下,责任心就必须靠意志来维持和支撑。只有在克服困难中,在抵制各种诱惑中,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只有建立了合理的业绩奖惩制度,才能有效的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热情。让问责制成为常态,使不负责任的人得到应有的惩戒,构建对不负责任领导的惩罚机制。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