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动态 正文

校园与社会,怎样的距离才“安好”(1)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8-09 00:00

■本报首席记者顾学文

某大学研究生在导师所办工厂爆炸事故中遇难,悲剧再次激发人们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异化,学校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培训“才”,学校与社会之间该保持怎样的距离……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对诸多教育问题有其独到见解,尤其是在校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他认为两者应保持警惕的距离。“距离不一定意味着疏远,维持一定的距离,或更能相互影响,似对彼此都好。”

“教以利、学以利”,

获利成为影响教育的核心观念

解放周末:您在新作《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中,花很多笔墨探讨了校园与社会这一对似乎越来越对立的关系。社会对教育的诟病既是长久以来的,又是愈见激烈的,究竟是教育越办越糟了,还是社会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了?

罗志田:教育受批评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在批评教育,美国人也在批评教育。

具体到中国的情况,以前中国的读书、教书,基本是民间的个人行为或家庭行为,政府主要负责以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验收”。自晚清引入新教育,格局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一些基本原则到现在也没能厘清。如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合格的人才,还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就是从晚清起就在讨论的问题。

解放周末:您说的格局发生根本改变,是什么样的变化?

罗志田:老师越来越把教书当成职业,学生自然也把求学视为获得资格以求职业的手段。老师教书成了劳动,要按劳计酬,学生则是出钱买资格。结果是“教以利、学以利”,获利成为影响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于是,“高尚之精神事业”就“变为交易市场”了。蔡元培曾说,这是“使学术之授受,同于商贾之买卖”。这就严重腐蚀了师生关系,而学生背后是实际出钱的家长,他们也就是对学校有各种期待的“社会”之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周末:这也使得老师的身份进一步模糊。不久前,一名研二学生在导师所办工厂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难,人们纷纷质疑:大学导师究竟是老师还是老板。

罗志田:我们现在说相声的、演二人转的,彼此之间都互称老师,因为在他们心里,老师是个尊称。可是我们大学里面,学生把老师称老板,有些老师自己也觉得当上了老板。还好我的学生没有叫我老板,如果他们叫我老板,我会觉得很痛苦,因为老板是不是应该比较有钱?但我没钱给他们。

顾颉刚在新文化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就发现:学者去改革社会,不但没把社会改好,反而被社会熔化了,变成一个带着社会风气的“学者”。老师变成“老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顾颉刚认为,如果真的想改革社会的话,还是自己先努力做好学问。

现在有人批评大学行政化,官职啊、级别啊,这些都还是次要的,现代教育最大的害处是把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带了进来,而校园中人似乎并无不习惯的感觉。

知书达理不能仅是辅助的通识,

而应是教育的目标

解放周末:照此说来,是不是学校应该保持相对的封闭,以免被世俗污染?

罗志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所谓文德与民德,或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大学又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体制本身包含了大学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本职工作,应当就算承担了它的社会责任。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这又是一个迄今尚未获得共识的问题。

大学与社会相互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大学的定位是产出能找到工作的人,它的本职工作就是灌输知识和技艺;如果大学的定位是提高民族甚至人类的智慧和修养,那它在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研究工作,且不止是研究工作;如果把大学定位成社会的文化中心,它恐怕还要承担以前的化民成俗的重任,那就更不一样了。

解放周末:这就又回到了教育的本质与宗旨问题。

罗志田:近代中国的一大变化,就是大量读书人接受了外来的思想方式,与此相应,学术也以分科为贵,是为科学;技术更以专精为高,遂有专家。新学堂体系建立后,专门而有用的“知识”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而读书主要为修身的传统思路则退居边缘。

只有少数具备古今中外通识的人,例如蔡元培,还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使被教育的人“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因此,大学“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蔡先生特别提醒北大学生,“不要误认这学问机关为职业教育机关”。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