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执政为民 正文

西柏坡的红色记忆(下)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6-02 14:36


    □本报记者 张许峰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有一座群雕。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神情激昂,目视远方。

    雕像无言,却似乎在沉默中时时向后来者发问。

    2002年12月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6名领导同志轻车简从来到西柏坡。

    此时,距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告别西柏坡53年。

    53年前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53年后来到西柏坡,胡锦涛的话同样意味深长:“今天,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而今,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告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又是怎样一份优异的答卷?

这里,本色永不消褪

    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中央军委作战室油漆斑驳的桌椅……看着伟人们曾经使用过的如此简陋的生活和工作用品,不禁令人感悟:新中国的诞生来自“小米加步枪”,更来自这简陋陈设背后所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

    西柏坡,便是一个蕴含了太多精神的符号。

    这种精神,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三大战役气吞山河。

    这种精神,是依靠群众,团结统一——— 土地改革,多党合作。

    这种精神,核心是“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在艰苦奋斗中居安思危、永不懈怠。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这番话犹在耳畔,2002年12月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6名领导同志便轻车简从来到西柏坡“学习”。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胡锦涛在西柏坡说的话语重心长。

    新世纪,执政党再次要求每个党员都应该具有这种政治品质的寓意可谓用心良苦。

    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彦坤说:“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一种工作作风,必须表现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是革命的精神状态和政治本色。它体现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努力工作,(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尽职尽责,为了人民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

    伟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在西柏坡留下执政党要永葆政治本色的印记,永不消褪。

    毛泽东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周恩来工作到半夜只吃热下的剩饭,董必武和夫人自己纺线……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就是这么走进百姓心里的。

    如今,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现实中更具有深刻意义。“第一条禁止给领导者祝寿,第二条不送礼,三是少敬酒,四是少拍掌,五是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做街名、地名和企业的名字,六是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禁止歌功颂德现象。”每当讲解员一口气说出七届二中全会上对领导干部这六条规定,参观者总要自发鼓掌。

    参观者的掌声一方面说明对新中国缔造者们良苦用心的敬佩,一方面是对现实中一些现象的担忧。

    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陈宗良曾感慨地说:“在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党要永葆政治本色,需要每个领导干部严守纪律,约束好自己。”“现在个别干部比吃、比住、比穿、比车,追求高档,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让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事实证明,腐败与缺乏简朴生活作风密切相关,干部必须厉行节约,如果丢了简朴的生活作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会跟着变。”省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张志平说。

    时代不同,但需要本色依然。

    在西柏坡,胡锦涛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是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他还进一步就领导干部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领导带头,真抓实干;二是艰苦朴素,勤俭建国;三是自我约束,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的第一条标准是真抓实干,实干精神是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新世纪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有些干部,表面上也很艰苦朴素,也很平易近人,但就是不干事儿。我们提倡艰苦,也要提倡奋斗,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任务繁重,挑战极大的形势下,奋斗的意义更为凸显。”河北师大教授谢忠厚在所主编的《历史转折之魂》中如是阐述。

    保持政治本色,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得住清苦的生活。

    中国力量在国际上的崛起,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种议论纷至沓来。鼓励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蛊惑者有之,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执政党何以避免在飘飘然中陷入盲目?

    令人欣慰的是,党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对时局的理性判断,对复杂问题的科学处理,让中国之舟驶过一个个激流险滩。这种精神特质,正是西柏坡时期提出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的现实彰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环境、新任务和新挑战。适应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提高执政能力,是党面临的又一次‘大考’。继承和发扬西柏坡时期所留下的‘两个务必’精神,有助于党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新使命。”王彦坤说。

    临近7月1日,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门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党员参加入党宣誓仪式。他们面对党旗握拳宣誓,郑重宣告着自己的人生信仰。

    西柏坡,见证着这支拯救中国命运的执政党注入着新生力量。

这里,新政开启之地

    尽管只停留了两天,但胡锦涛当选总书记后便来到西柏坡的举动,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高度关注。有海外媒体从胡锦涛的谦和作风中评论说,中国要兴起“一场从小处开始的平静的革命”。

    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是胡锦涛总书记从西柏坡开始讲起的。

    故而,又有媒体评论说:新政始于西柏坡。

    在胡锦涛西柏坡之行5年后,党的十七大郑重将发展的路径定格在了科学发展上,这一宏大主题续写至今。

    新政是为“赶考”这一历史命题交出的又一份答卷。

    平山县女作家郝崇书在长篇纪实文学《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日子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毛泽东走出了西柏坡。他站住了,环视着西柏坡的山水、西柏坡的人民……良久,他眨了眨潮乎乎的眼睛,走进了吉普车,望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激昂地说:走哟,我们进京赶考去,我们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新世纪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份宏大考题已然有了新的答卷———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在一次次考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模式,尽管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但目前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稳定,社会总体和谐。”

    新政是对这份答卷中一些难题的直面回答。“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分化明显,这些都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出很大考验。中共最大的考试在于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控制住权力滥用,打击腐败,加强党内民主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更有效管理、服务社会。”汪玉凯说,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便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新政还意味着对命题的新设置。

    通往西柏坡宽阔整洁的快速路上,两旁葱茏的绿扑面而来,原来的小水泥厂不见了,冒着黑烟的烟囱也销声匿迹。从这一细节变化向上推演,便可把握时代的脉搏。节能减排的“双三十”工程让河北环境治理为之一变,而促动河北拿出这一创新举措来的,是省委、省政府对党和国家发展新理念的深刻认识与把握。

    新政的开启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对历史的回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将一份关于“全党必须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答卷交给了人民,交给了历史。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答,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而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成为中国的主旋律。

    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2006年的春天变成了“规划”,虽是一字之差,但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来临。

    “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历史性坐标,是面对环境污染,发展方式粗放等系列现实问题做出的选择。”王彦坤评价道。

    人文和社会指标增加,以GDP论英雄的时代渐行渐远,惠及广大民众的民心工程走上历史舞台。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强省富民”到“富民强省”,口号中的细微变化折射的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

    从西柏坡开始,中国共产党给予人民“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承诺,从来都不是空想。

这里,发执政为民先声

    在今天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边开满了农家饭店和旅馆。参观奔波一番后,饥肠辘辘地走进去点上几样当地特色小菜,实在是参观者一种享受。

    这种业态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胡锦涛总书记先后走进西柏坡的韩花珍和史素格两家农户时,都问到了他们的收入问题。”回忆起2002年的那次走访,王彦坤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党的领导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在西柏坡座谈会上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郑重提出这样的要求。

    2003年,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为新当选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向人民做出这样的保证:忠于祖国、一心为民,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人民的公仆。

    由此,不难看出胡锦涛西柏坡之行的深远历史意义。“在西柏坡,胡锦涛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读了西柏坡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和承诺,也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清醒和自觉。”王彦坤说。

    西柏坡之行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百姓中间。

    离开西柏坡不久,胡锦涛又前往四川、内蒙古、河南、山东、陕西、吉林、贵州等地的偏远地区或革命老区考察工作、慰问群众。从此,中国人习惯了在万家团聚的农历除夕夜,在《新闻联播》里发现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企业、下矿山、访农家的身影。

    执政为民的承诺带来了群众生活切切实实的改变。

    连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国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和期待,直至取消了农业税;新农合、新农保惠及农村千万家庭;义务教育费用取消惠及城乡群众;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启动将让更多城市“夹心层”住房梦得圆……

    执政为民的承诺饱含深情,西柏坡永远不会忘记:

    2004年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胡锦涛来到张家口张北县油篓沟乡喜顺沟村看望农民群众,给大家拜年。在村民吕占林家,胡锦涛同他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问民生。

    一件羽绒服,温家宝一穿就是十多年。关注到这一细节的网民写道:“使人感动的,往往是一些小事,毛主席困难时期不吃肉、周总理打了许多补丁的衬衣……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有多少人为之动容,受到教育和鼓舞。”

    ……“纵观我们党90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生死与共、患难相依的历史,也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河北师大教授王玉平说。

    西柏坡,有幸成为这历史的见证。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