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凭借着“跨年一吻”,教科书般的营销,上映前6天预售票房就破亿,上映首日更是豪夺2.6亿票房,成为当之无愧的当日票房冠军,这一票房成绩更是在贺岁档国产影片中成为票房最高的一部。
比一下前段时间火爆的好莱坞大片《毒液》和《海王》,《毒液》上映首日的票房成绩为2.41亿,《海王》上映首日的票房成绩为1.65亿,这2部好莱坞大片的首映日票房成绩完全比不过这部国产片《地球最后的夜晚》,而后来《海王》和《毒液》的总票房都已经突破了18亿。
照着《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首日票房的架势,总票房估计也不会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首日票房破2.6亿的超级大片,到了第2天票房断崖式下跌。
疯狂的首映日之后,第2天的单日实时票房成绩甚至还落后于《来电狂响》、上映26天的《海王》、上映12天的《蜘蛛侠:平行宇宙》,排在单日票房的第4位。
截止1月1日下午15点30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第2天的实时票房成绩仅仅为668.3万,票房下跌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01
票过亿,口碑跌不停
《地球最的夜晚》上映前,淘票票想看人数37万,猫眼想看人数28万。首映后,猫眼用户评分只有3.6分,“地球最后的夜晚看不懂”也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淘票票评分在短短几个小时里从7.3分跌落到如今的3.4分。
差评成为大众购票平台上的关键字眼,“看得昏昏欲睡”、“中途离场”、“表示看不懂”等等,成为观众的一致评价,从而断定了这是一部烂片。
对此,导演毕赣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在《吐槽大会》上宣传该片时更是提醒人们,看不懂就多看几遍。
还不够大家多看几遍,《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昨天下午被举报了。
曾参与《我家有喜》、《欢乐无双》、《反恐特战队》等多部知名影视作品拍摄的李正虎,在微博称要实名举报。
他在微博上发文说,“绝对是幽灵场。照片分别是放映前一分钟和放映结束拍的。全场加上我就3个观众。但是淘票票显示满场。时间是2018年12月31日上午10点场,地址是三亚港湾城中视国际影城2号厅。”
这条微博被转发近千条,如果真相属实的话,《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是在玩火啊。
刷票房一般指幽灵场电影,片方为了增加票房,故意造假,营造出影片火爆的假象,很多人一看电影院满员,都会去想,这是什么好电影,排队都买不到。于是大家纷纷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不管最终影片质量是如何的,只要有人买票,片方就赢了。
要知道,毕赣本被誉为中国最有希望的青年导演,如今在大众眼里,成为了一个“营销咖”。
02
是被资本绑架,还是被高估华
2016年,毕赣因导演处女作《路边餐》而一鸣惊人。
《路边野餐》独具一格的光影、色彩运用,令人惊艳的长镜头,现实与梦境的水乳交融,素人演员的质朴表演,清新动人的插曲,让电影大受赞誉。毕赣也被誉为是一位有大师潜质、才华横溢的新人导演。
《路边野餐》当年拿下646万元票房,这对于一位文艺片新人导演来说,已是票房奇迹。
随后,这位被“捧”上天的贵州凯里年轻导演,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地球最后的夜晚》有了汤唯、黄觉、张艾嘉等明星阵容加盟,投资也被传达到7000万元。
7000万元的投资需要2.1亿元的票房才能回本,于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在营销上,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其它文艺片的营销之路,被包装成了一部“浪漫爱情商业悬疑片”。
“我有一个小愿望: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买21:50那一场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和最爱的人相拥亲吻到第二年。”12月中旬,很多人在抖音和微博上,刷到这句宣传语。
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跟去年年底上映的《前任3》宣传手法极其相似:都是面向情侣,都是讲究仪式感,而且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掐得更准,就在12月31日上映。
只要电影够好,营销怎么玩都行。
而现实并不是这样,《地球最后的夜晚》有一条被赞次数最多的豆瓣网友评论:“形式和样式和《路边野餐》如出一辙,缺乏新意。叙事再次不知所云,没有深度。如果通过镜头长短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导演能否载入史册的标准,我们家门口的监控录像可以拿奥斯卡了。”
另外,根据《钱江晚报》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他很困惑,毕赣为何要拍这样一部重复的电影,是被资本绑架,还是大家高估了毕赣的艺术才华。
03
文艺片,口碑票房注定不能双丰收?
中国文类型或靠近文艺类的电影一上院线,没有几部是碑票房双丰收的,多数“血本无归”。
比如前几年张艺谋的《陆犯焉识》、2016年章子怡葛优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百鸟朝凤》、《黄金时代》等等,无数部文艺类电影几乎折戟沉沙、全军覆没。
其中,《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徐克、韩寒等名人的力捧。该片的豆瓣评分目前为8分。
而现实并不是这样,《地球最后的夜晚》有一条被赞次数最多的豆瓣网友评论:“形式和样式和《路边野餐》如出一辙,缺乏新意。叙事再次不知所云,没有深度。如果通过镜头长短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导演能否载入史册的标准,我们家门口的监控录像可以拿奥斯卡了。”
于是在2016年5月12日晚,《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在互联网开启了直播,聊起该片幕后的各种不易,末了竟下跪磕头,恳求院线经理在接下来的周末为这部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增加排片。
但“下跪”并不能解决当下文艺片在国内院线排片场次少、场次差的问题。
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文艺片遭遇票房惨淡的现象简直是一种必然。影院经理都有票房任务指标,为了完成工作,必须把有限的场次安排给票房风险最小的商业片,文艺片排片少是在文艺片不卖座的惯性指导下进行的。
另外,文艺片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观众的口味,也就是说审美水平能不能达到欣赏文艺片的程度。
在目前信息碎片化、文化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多数观众走进电影院,还是希望能够得到2个小时的放松,因此商业片特别是国产喜剧片、爱情片和好莱坞大片占据主要排片场次的现状一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实际上,文艺片的票房困境,却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全球性难题,即使在文艺片传统历史悠久的欧洲,娱乐大片也还是冲击着电影票房。但他们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尽可能帮助文艺片找观众,帮助观众找到他们心仪的文艺片,实现电影和观众双向提高的互动。
在法国,文艺片拥有自己单独的独立院线,不同类型的电影共同组成多元化的电影市场。
独立经营的艺术与实验影院的存在,让观众能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艺术片、传记电影、纪录片或以专题形式推出的合辑艺术片。相对商业院线,这些独立影院票价不高,上座率却不低。而任何一部电影的排片率,都不可以超过全天排片总量的三分之一。
另外,眼下为数不多的文艺片,大多都侧重反映人性、伦理、孤居、奇闻等带有偏颇的问题。对广大观众来说,缺少共性和共鸣。尤其是年轻观众,对这样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兴趣不大。加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一些观众追崇西式文化,追捧IP剧成为新潮,国产文艺片受冷遇,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现在看来,文艺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腾讯文化、华声在线、钱江晚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