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对培养优秀新闻采编人才队伍的对策思考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23 13:51

对培养优秀新闻采编人才队伍的对策思考

  • 2015年12月14日 求是网 车敦安
  •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闻报刊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宣传文化系统牢牢把握好、实践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舆论宣传深度和广度,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亟待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对此,需要进一步在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坚持增强政治素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作为一名优秀新闻采编人员,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当前宣传工作和新闻媒体面临的客观形势,明确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任务,不断增强政治素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要服从大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及人文思想理念的总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丰富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形式和传输渠道,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文化的良莠不齐很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对于不断巩固和壮大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围绕中心,服从大局,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刊、办台、办网”的意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注重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修养,树立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局观”,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做信息传播的“瞭望哨”,还要做好信息的“管理者”,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服务。

    二要牢记职责。当前,新闻采编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失,职业荣誉感淡化的现象,没有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基本问题,少数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不强,把自己的工作简单地当成谋生手段,缺乏对新闻事业应有的职责担当。新闻采编人员身处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各种信息的传播者,在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引导社会舆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担负着神圣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广大新闻采编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妥善处理各类敏感问题,做到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不断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三要忠诚使命。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忠实地报道事实,是包括采编人员在内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这就需要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学习领会宣传好中国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善于发现新闻事实的社会正义,善于挖掘社会中能够多打动人心的宣传主题,把握新闻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多报道有时代特色、有新闻价值的焦点事件,多反映群众关心,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信息,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坚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崇高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的评价、专家的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需要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始终坚持办报办刊办台办网的正确方向,牢记职责担当,恪守职业道德,以实际行动凝聚传播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一要强化社会效益首位意识。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坚持两种属性有机统一,而且要突出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前,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在办报办刊的指导思想上都是很清醒的。比如,有的认为报刊的舆论工具性质与市场经济是很难兼容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能兼得。有的为了谋求个体利益需要,关心更多的是发行量、赚多少钱,对于办报办刊宗旨、舆论导向等,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需要报刊单位和广大新闻采编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坚决防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匍匐于市场脚下,不能成为低俗文化的传播者,更不能成为个别人、个别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坚定德艺双馨的目标追求,立人格、讲品位、重品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广大读者、观众、听众的喜爱和欢迎。特别在加强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引导时,要注重把握先机,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权威信息,用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注重把好火候,善于把矛盾向化解方向引导;注重把牢关口,严肃宣传纪律,真正做到审慎稳妥、帮忙不添乱。

    二要坚守新闻采编职业道德。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这段经典论述形象地诠释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作为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只有在心头的哨所,有道德和良心在站岗,有更多眼睛在监督,才有可能安全前行,顺利完成自己的航程。近年来宣传文化战线先后开展了“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以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增强,新闻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多年着力治理的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和低俗之风这“四大公害”还没有彻底消除,有偿报道、“有偿不闻”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报刊打“擦边球”, 片面追求市场“卖点”,片面追求商业利润,违纪违规问题时常出现。前不久发生的一起虚假失实报道案例教训十分深刻。这则“利辛女子被狗咬伤”报道,就是因为某市晚报记者没有到实地采访被狗咬伤的当事人,在接到通讯员的供稿后,仅仅电话采访了当事人的男友张宏宇,而非当事人自己,结果造成了重大失实报道,导致几天之内社会上爱心人士捐款80万元,一时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省市相关部门迅速查明事实原因,并依法依规对首发媒体和记者进行了严肃处理。诸如此类现象虽然是极少数,却使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因此,广大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引以为戒,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新闻客观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自觉实践《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这“一规一约” 集中了行业的集体智慧,明确了从业人员应执行的纪律,应遵守的规矩,简明易行。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深入学习领会,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自觉躬身践行,努力做到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严守法纪。

    三是树立有守有为担当精神。著名记者范长江曾说:“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作文先做人,作为新闻采编人员,用健全高尚的人格、鲜活优秀的作品影响、教育受众,首先自己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作表率、见行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在修身、用权和律己方面做好“守”字文章,在谋事、创业和做人方面谋求“为”字实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新闻理念,加强新闻业务创新,规范新闻采编行为,提高精品创作能力,切实做到有守有为,坚决抵制各种诱惑,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接受各级新闻道德委员会和社会监督,积极投身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行为,以实际行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打好主动仗,巩固主阵地,树立好形象。

    三、坚持提升业务水平,锤炼过硬的专业本领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新闻工作者是一个神圣的社会职业,同时也是一项承载着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新闻采编人员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体,只有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采编人才队伍,才能确保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才能把宣传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繁荣发展。

    一要提高新闻素养。全媒体时代,一名合格的新闻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崭新视角,充分认识到比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的真相,比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新闻素养,比新闻传播学更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上述一切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讲,追求真相、客观、公正等传统的新闻精神和新闻专业精髓是不可或缺的,全媒体时代既要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强化把关导向意识,同时还要提高信息过滤能力,在思想上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不断提高融合发展意识,积极适应媒介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全媒体环境下采编理念的转变。

    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不忘本来,才能开启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今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源泉,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随着近年来媒体改革进程的加快,激烈的新闻竞争迫使传统媒体不断将资源细分,专业化办报、办刊、办台、办网的取向日益显著。从新闻传播看,新旧交替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传统和现代的并存则是更为普遍现象,新媒体不断涌现、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面对机遇与挑战,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创新动力,坚守担当责任,在新媒体环境下树立更高的职业追求,研判新闻宣传、媒体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追求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三是强化进取精神。对新闻采编人员而言,除了需要具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出色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之外,更需要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追求真理的睿智,服务社会的赤诚。只有这样,采编作品才能有高度、有深度、有锐度、有温度,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当前我省新闻采编拔尖人才还不够多,缺乏在全国有影响、有知名度的优秀记者、编辑,希望大家树立起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以高度的责任、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做有情怀、有担当、走基层、写精品的优秀新闻人。各级需要切实在改进新闻报道上狠下功夫,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中“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把改进文风作为紧迫任务,努力形成新闻报道好文风、展示新闻媒体新气象。简化会议活动新闻报道,精简全省性会议活动新闻报道,规范调研活动新闻报道,规范重大专项工作新闻报道,优化会见活动新闻报道,加强新闻报道统筹协调。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多说群众明白的话,多讲群众关切的事,不断改进报道语态,改进采访方式,真正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在改进文风中不断提高宣传报道水平。

    四是提升采编质量。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采编不仅在记录现状,更在书写历史,有人曾说过,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责任高于泰山,作品质量重如生命,这就需要广大新闻采编人员牢固精品意识,坚持打“假”反“虚”、倡“真”写“实”、求真务实,在提高采编作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要像当年穆青采访焦裕禄先进事迹那样,先后行程5000多里,采访到了焦裕禄生前去过的120个村庄,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和细节,才让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这篇新闻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至今仍是不少新闻人学习的范文。由此可见,只要付出心血汗水、融入真情实感、沟通民心地气,就会采编出更多优秀的精品力作,不断提高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为实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砖加瓦。

    (作者系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