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我和环球人物十周年——记者编辑 毛予菲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6-29 14:33

很有幸《环球人物》第十年有我参与。最初进杂志社的时候,我听老同事们聊《环球人物》,翻出了2007年创刊时的老杂志。有一期以春晚为主题,写了各种山寨春晚的趣事,大红色的封面,几个春晚明星的大头照片凑在一起,我当时心里犯嘀咕:杂志还真“土气”。后来在大大小小的会上,领导讲过好几遍《环球人物》的创刊历史。一群做报纸的人聚在一起,从零开始摸索。以前我们总仰望国内几本赫赫有名的人物杂志和时政类期刊,比如《南方人物》《人物》《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大概3年前我到杂志社的时候,《环球人物》已经基本与它们势均力敌,已经是一本十分优秀的杂志。

回想起来,《环球人物》创刊这一年我读大一,从湖南来了北京。后来做了中文学院宣传部部长,在食堂前的十米海报栏上,我曾贴上了宣纸,画过一副梅花图,再以梅花为底,用毛笔蘸墨水写上了“中国文化节”几个大字,和其他院系的硬纸板机打正楷不同。几个朋友都来跟我说:这个点子真是不错,让我很开心。后来,我和几个院里几个志趣相投的人创办了院刊,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杂志。随便凑了几篇稿子放上去,结果院里老师学生都很喜欢。后来我研究生挑了管理学,从2007年到2013年,本科硕士近6年时间,我再回北京的时候,还是决定要做媒体行业。

所以3年在《环球人物》,领导同事们教我如何写人物报道,怎么与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我知道了一本好杂志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这是《环球人物》教会我的,同时,我也见证了《环球人物》三年的成长。2012年,纸媒开始走下坡路,不少传统期刊销量大跌,甚至关门大吉,《环球人物》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我看着整个编辑团队是怎样坚持的,他们注重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封面小组基本每天都有例会讨论选题与策划,评刊对错别字的挑剔,还有整个办公室晚上七八点不下班,早上六七点就来码字的执着。其实不应该是“他们”,而应该是“我们”,“我们”成为媒体行业劫难中的幸存者,甚至逆流而上是有原因的。这两年的会议上,经常有发行部的领导告诉我们,哪家杂志销售量掉了多少,哪家杂志又停刊了,唯独我们在发行量与往年持平的基础上略微还有上升。

有人笑我傻,传媒行业最低谷的时候入了行,我当初可能也后悔过。不过现在看着自己参与的杂志挺过寒冬,这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关于未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心祝福《环球人物》十周年生日快乐。希望下一个十年也有我。

我和环球人物十周年——记者编辑 毛予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